了解月亮为什么有圆缺的现象。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初、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引入课题。
1.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谈论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做不了衣裳?她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总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越来越大,像镰刀、小船......到每个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然后,月亮又开始慢慢变小,变得细细弯弯,直到月末时。
三、绘画活动:绘制变化的月亮。
教师展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时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化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这次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幼儿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中秋节,了解了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基本知识。幼儿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发现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我事先准备了月球仪或者课件,就可以展示给幼儿们,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情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事情。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们对月球乃至宇宙的探索欲望。
大班幼儿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计划7
活动意图: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如年画、花灯、剪纸等。通过让孩子接触和感受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他们对民族情感的认同和热爱。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喜庆氛围。
2、了解传统节日,增强民族感情。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通过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准备关于过年的故事、图片和视频展示台。准备传统年画、花灯、剪纸、对联、灯笼和贺年卡。准备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过年主题。
(1)问孩子们是否喜欢过年,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过年。
(2)通过讲故事来引入活动。故事讲述了很久以前一个村庄上出现了一只怪兽“年”的故事,以及人们如何用红纸、红灯笼和鞭炮吓走怪兽的情节。
(3)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过年时最有意义的事情。
2、师生动手操作。
(1)让孩子们自由分组操作,可以选择剪纸、做灯笼、包馄饨、写对联、制作贺年卡和画年画等。
(2)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操作和制作。
3、共同布置教室。
让师生共同将自制的作品装饰教室,营造节日氛围。同时,让食堂师傅准备好馄饨,让孩子们一起分享美食。
活动延伸:
可以继续制作贺年卡,让孩子们送给亲朋好友。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