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优秀主题班会的特点和亮点,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各种渠道上分享活动成果,向其他学校推广优秀主题班会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德育工作的共同进步。
班级德育工作活动安排方案4
一、指导思想:
该方案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强调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管理新模式,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为此,自本学期开始,我们正式实施德育导师制。
二、目的意义
该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目的和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和帮助,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通过“一对一”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
三、组织机构与导师队伍:
为了实施德育导师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学校行政班子领导。同时,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导师工作,成为学生的德育导师。导师队伍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和部分任课教师组成,具体分配如下:
一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二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三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四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五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六年级:分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
四、主要职责: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与部分学生结对,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并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
1、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制定工作计划,召开相关会议,总结德育导师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学期结束时对德育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和评定。
2、德育导师的工作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4)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
(6)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他教师随机交流情况和工作经验。
(7)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通过谈心、集体活动、家访等方式履行好各项职责。
(8)为学生做好成长档案记录,并撰写德育导师案例,每学年至少一篇。
五、具体做法及要求:
1、摸底调查:了解每个班级需要导师辅导的学生情况,选择确定受导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庭教育有缺失、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
2、成立辅导小组:每位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3、具体要求:
(1)德育导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
(2)导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3)导师必须做到:
-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谈心、辅导等活动;
- 每月与家长联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