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制定出一份好的食源性疾病方案吗?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下面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管理组织
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应急专业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职能与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组织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2、应急专业组职责
(1)负责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病人和可疑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实验室检验查找致病原因及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划定中毒场所区域并指导消毒;
(2)负责全县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报;
(3)负责县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4)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及物资准备;
(5)组织指导开展卫生应急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6)负责县疾控中心应急工作档案管理;
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
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三)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食源性疾病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
四、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
(一)报告范围及内容
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后,应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信息报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首次报告应说明信息来源、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可能原因、波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
(二)报告方式和时限
接到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或者疑似重大食源性疾病信息报告后,组织应急专业组半小时内集结出发,到达现场后半小时完成事件性质的初步核实、确认,并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不含路途时间)向县卫生局做初步调查,电话或传真报告。
五、现场调查处置
(一)现场调查处置程序
1、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时要认真询问记录,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泄物。组织人员核实后,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