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将老年人防跌倒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内容。要将预防老年人跌倒纳入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二)广泛宣传,提高意识。各地要利用各种渠道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老年人防跌倒的知识和技能;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形式,切实提高老年人防跌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区开展老年人防跌倒讲座主题6
跌倒是指从行走中的站立姿势或站立在小台面上跌倒。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达60%~80%。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每5例因跌倒而受伤的老人中,就有2例是跌倒引起的。在老年人中,由于骨折而引起的意外占全身骨折的20%左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骨骼肌力量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平衡能力减弱、视觉功能障碍等导致跌倒后难以迅速起身,容易导致骨折、脑损伤和其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研究显示:老年人每天因跌倒而引起骨折或住院治疗的概率为20%~30%。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运动健身活动,以降低老年人因运动功能障碍而跌倒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运动可以增加老年人平衡功能和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骨骼肌力量和耐力、提高机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跌倒等。因此,老年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运动对于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一、运动康复训练
1.老年人应避免参加超负荷、高强度和激烈的运动,避免超负荷运动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当出现疲劳、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时,应及时停止运动,及时就诊,避免引起跌倒。
2.老年人可进行游泳、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也可进行简单的平衡功能训练,如单腿站立、单脚站立位等。
3.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身体直立和行走的姿势,减少因体位改变而引起跌倒的风险。
4.老年人应尽量减少负重,尤其是下肢负重;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借助拐杖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时,应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
5.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从事可能导致跌倒的活动;如因疾病需要卧床休息时,应保持舒适体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应选择安全坐便器,如使用蹲便则需有人陪同;避免从事上下楼梯等活动。
6.老年人应加强对自己平衡能力的训练,以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跌倒预防
跌倒的危险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
1、老人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状态;
2、环境因素;
3、药物作用;
4、不良生活习惯。
老人跌倒后,若未造成严重的外伤,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穿高跟鞋,不穿拖鞋,尽量不要夜间活动等;
(2)老人在家穿防滑拖鞋,上厕所后先活动一下腿脚后再行走;
(3)老年人在生活中尽量减少独自活动的时间;
(4)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避免引起跌倒的各种因素;
(5)可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配备相应的辅助工具,如助步器、拐杖等。但应注意:助步器最好不要使用在下肢运动较多的部位(如膝盖处),以免影响其正常行走。拐杖应该选择有防滑垫、防滑手柄等防滑功能的拐杖。
三、老年人防跌倒的其他措施
1.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预防跌倒发生。
2.对于体弱多病或有相关疾病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外出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防滑鞋、戴好帽子和手套等。
3.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保持床铺平整、无褶皱,不能垫太高的枕头,以免影响翻身;将卫生间内、卧室内及走廊等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设置成易看见的标志或防跌倒设施。
4.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伴;外出时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走楼梯时应靠右边走并扶着扶手;不要在行走时看手机或听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