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屈原是谁,以及他与端午节的关系。
3、通过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与端午节相关的元素。
(二)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纸制三角综。
(三)观看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
活动反思:
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屈原、赛龙舟等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和家长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香袋,每一个香袋都体现了孩子家长的用心。在观看几位家长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粽子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孩子们好奇地想知道如何穿进去的,粽叶怎么会这么软?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尝试了各种不同口味的粽子。孩子们非常开心,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这个节日的重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总的来说,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效果很好。通过活动,孩子们对于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园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讨论:“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比如屈原的故事。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幼儿可以提到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等。
(3)拓展谈话范围。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通过讨论,幼儿可以认识到古代中国人在端午节时挂艾草和蒜头是为了驱赶蚊虫,保护健康。
3、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分享形状、口味等。
(2)幼儿分享粽子,让其他幼儿也尝一尝自己带来的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