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专业人士
注:大赛评委会由本次大赛组委会组织成立。
二、活动方式
本次大赛的活动对象为11、12、13、14级在校学生。
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参赛团队,也可以由各专业、年级组织学生组成团队,参赛团队可以跨专业、年级组建。本次大赛将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全校师生征集适合大学生课余实践的项目。参赛团队至少由三名同学组成(建议不超过七人),团队负责人必须由12月1日以前仍在校的我校学生担任,并且在11月期间能参加比赛。
三、比赛日程安排
(一)11月3日——11月24日为参赛团队报名,开展实践活动以及撰写实践报告阶段。请各参赛团队于11月24日晚17:30-18:00到1105教室提交参赛项目的实践报告(可由他人代交)。报告最好不少于3000字,正文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请同时提交打印版和电子版(电子版请于11月24日前发送至主题请注明“_参赛团队”)。
(二)11月24日——12月1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组织公开答辩(推荐做简单的PPT或策划书)。最后将由多位专业人士和在校指导教师评出比赛结果,并向全校公布晋级参赛队以及各个参赛团队总成绩。同时参赛队继续完善作品,并对此次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在校活动结束后,部分“精英团队”会有希望继续由指导教师带领完成参赛项目的后续工作。
四、评审方法
评委以参赛选手在征稿期限内上交的作品为准,按组委会和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作品量化评分。每件符合要求的作品均由几名评委分别评分,各评委所给的分数之和,即为该作品的最后得分。按参赛作品分数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
五、比赛注意事项
1、作品长度不宜超过6000字。作品严禁抄袭,评委可以对所申报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考虑其比赛资格。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3、要求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以打印版和电子版形式上交参赛作品申报书(含作品)。
4、进入比赛的队伍如有人员变更,请于校比赛开始前提交新的报名表。比赛期间不应有人员变动。
5、如参赛团队出现违规将被视为故意作弊,并取消其继续比赛和进行评奖的资格。
六、免责声明
1、组委会有义务不泄露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属于团队个体行为的,与大赛组委会无关。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的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大赛组委会无关。参赛选手应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商业内容的披露尺度。
2、在作品中用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研究成果的,未经成果所有单位或个人的同意不得私自转让或寻求投资。
未遵守本规定而发生的法律纠纷,由参赛者承担。
七、几点建议与要求
一个好的参赛作品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丰富的知识阅历、优秀的创意、优秀的团队、好的项目实践报告。
首先,知识层面:
想要完成一个好的项目,首先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掌握现有的知识,并将平时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3、自主学习和研发的能力,学会从课外的资料中寻找资源。
4、了解社会的需求。
其次,在计划方法的构思方面,要有创意。
所谓创意,有五种情况: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用途。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所以,作为实践来讲,应在可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之外进行创新,选择一些有自身特色的方案。
再次,在团队的组织方面,要注意选人。
1、团队的组成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合作”的。合作精神是一个团队形成、发展的前提。
2、团队的组成者要有特长、有办事能力。有几种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市场、法律、生产、技术、管理、财务等。
“一流的创意+二流的团队=意味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