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各班从教室出发,经过安全的通道疏散至操场集合。
五、演练过程:
1、演练前:班主任向学生说明有关疏散演练的相关事项,包括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以及注意事项等;保护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2、以门卫室的警笛声作为信号,开始疏散演练,按照班级位置进行集合。
3、演练总结:各班清点人数并上报,评点演练过程,总结得失。各班排队回教室,班主任组织本班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班级总结。
六、注意事项:
由于本次演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班主任在演练前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告知学生有关逃生路线、到达目的地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班主任应告知学生以下内容:
1、各班主任应在教室内组织好疏散队列(可以按行或列),并在学生开始疏散时在教室门口外侧进行指挥,根据学生的通行情况,保持合适的疏散速度,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随最后一个学生一起疏散。
2、在疏散过程中,学生应注意上下阶梯、转角的安全;大学生不能冲撞小学生;不得随意停留;不得随意大声喊叫(特殊情况除外)。
3、如果前面有人摔倒,在疏散过程中应立即停下脚步,并大声告知后面的同学停止前进,摔倒的同学要设法保护好自己。
4、演练前要让学生检查好鞋带,放下不必要的随身物品,听到演练信号后,立即放下手中物品,不要拾取疏散过程中掉落的物品,以防发生踩踏事故。及时逃离现场。
5、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学生应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持门口畅通。
通过这次全校性疏散演练,我们相信师生们将会更加了解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注意事项,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024防震减灾的主题班会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是一种新型课程,目前正在探索中。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科技教育等方面。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展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同时渗透相关法制教育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相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地震灾害的相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如何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1、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确定合适的探究方式
教师:同学们,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们觉得用哪些方式解决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如上网、查书等。
(三)、了解地震相关知识
1、汇报地震时如何逃生的知识
2、汇报地震的形成、分类、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重点指导:地震前的征兆:地下水发生变化;动物发生变化:牛、羊、马等动物乱叫,鸭不下水狗乱叫等现象。
3、汇报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物品、设计应对地震的安全预案、进行模拟演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