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防震减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视频。
活动过程: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旨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观看了地震预兆的视频,了解了井水变化和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例如,“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我们还了解到,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接下来,教师讲解了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播放了地质灾害的视频。通过讨论和强调,让幼儿了解地震来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随后,我们进行了简单的防震演练。在教师的组织下,幼儿们学习了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他们学会了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躲避地震伤害。
最后,我们进行了活动小结。通过图片、儿歌、视频和实际演练等方式,幼儿们基本掌握了地震发生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他们掌握了在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
防震安全教育教学教案3
设计思路:
地震,作为群灾之首,已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伤害和痛苦。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袭击了人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学习一些防护措施,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避震的小技巧,以便在灾难来临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掌握逃生技巧,不惊慌失措。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保持冷静,前往安全地方躲避,掌握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地震现场》的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和《地震生存手册》的漫画版图片6张。
2、准备一些小道具,如枕头、书包、脸盆和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播放汶川大地震的录像,通过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就是地震。)
2、老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曲了,汽车被压扁了,家里的东西也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地震生存手册》的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及时躲藏。
老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可怕,但是我们不能慌张。当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我们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受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漫画,在向他们解释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应对以确保安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并巩固防震和避震的方法。
六、进行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通过简单清晰的动物形象,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