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向受灾群众传递相关信息。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应落实责任制,每个乡镇干部负责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也要落实责任制,每个村(社区)干部负责指导和组织转移安置工作。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确保大家都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同时,对预案中不妥之处进行及时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应制订规章制度,并张贴在显眼的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五、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应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储存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同时,鼓励灾民自备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应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送到避灾安置场所,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街道民政所长应随时与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对于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应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3、如有需要重建倒房的情况,应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七、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负责,及时向受灾群众传递相关信息。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时,应事先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应落实责任制,每个乡镇干部负责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也应落实责任制,每个村(社区)干部负责指导和组织转移安置工作。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确保大家都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同时,对预案中不妥之处进行及时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应制订规章制度,并张贴在显眼的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如何预防自然灾害有哪些措施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小朋友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和自救的技能,并能运用已掌握的造型表现方法,创作出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自主探究等方法,引导小朋友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并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
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小朋友的安全意识,培养小朋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和自救的技能,运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
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
导入新课:
教师:灾害的种类很多,按照起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它们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务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防灾减灾》。
讲授新课:
了解常见人为灾害及防护知识。
1、火灾。教师:“灾”字怎么写?出示“灾”的艺术字。水火无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提到火灾。请小朋友们观看视频,说一说火灾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逃生和自救。
2、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多数事故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作为行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发生交通意外呢?
3、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发生了,你会怎么做?请每组小朋友派出一名小演员,为我们即兴表演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小朋友不小心从体育器材上摔下来了,你会怎么做?提示小朋友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观察受伤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其他小朋友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教师绘画,示范人物动作和表情,合理安排构图。
4、出示课件和观看视频了解自然灾害及防护知识。请小朋友分组讨论,并介绍防灾措施和场景。感受画面效果。
5、课件出示三幅宣传画。提问:作品向我们宣传了哪些防灾知识?它们是如何表现防灾减灾的?出示更多作品,提问:画面中表现了哪些灾害情景?说一说,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课件中的构图都不相同,请小朋友观察对比,说一说哪幅构图好,为什么?这样的画面可以怎样调整?
作业设置
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题材的作品,组织防灾减灾小画展。
展示评价
布置展览并进行展示。评价要点:主题明确,有想法;表现生动,有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