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规工作制度化。完善升降国旗制度、重要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活动制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制度。重视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及后进生转化工作,定期召开校委会、班队会,坚持上好“两操”。
4、养成教育重实效。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要求,开展好经常性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文明守纪,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
5、并坚持开优化育人环境。有计划地作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基地展好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图书、广播、板报的作用,有思想教育和学生作品展示长廊。
6、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师自觉地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并有成效。开设思想品德课,搞好校本课程开发。
7、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制定科研计划,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果。
8、认真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9、定期开展德育宣传及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果。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到人。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培养他们成为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全员抓好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3、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制定德育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有具体的学期工作计划、月工作安排和系列活动方案,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常规活动和特殊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5、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基地,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作品。
6、加强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各学科教师要贯彻德育工作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学校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更好地满足德育需求。
7、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制定科研计划,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8、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通过参加实际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9、加强德育宣传和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10、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