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线条小人表达劳动中的劳动者。
难点:将幼儿劳动时的照片转变成为线条小人画。
活动过程
1. 游戏:“我是小木偶”。
教师出示关节小人,幼儿听教师口令,模仿关节小人进行动作游戏,比如转转头、伸伸胳膊、摆摆手,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出头部、身体的位置变化。
2. 出示幼儿劳动时的照片。
(1) 教师出示幼儿劳动时的照片,让幼儿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模仿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
(2)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刚才“我是小木偶”的游戏中,自己做的动作和身体部位的变化。
3. 示范部分动作的绘制。
(1) 教师在白板上用白板笔绘制线条小人,表现照片中劳动着的幼儿形象。
(2) 请两个幼儿配合,一个做动作,一个在白板上绘制出线条小人。
4. 幼儿绘画。
(1)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画哪些劳动者,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
(2) 指导幼儿画劳动中的线条小人。
5. 分享交流。
绘画完成后,请幼儿逐一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画的线条小人,说说它在进行什么劳动。
大班
认识我身边的劳动工具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了解身边的劳动工具。
2. 利用劳动工具,与伙伴合作完成任务,记录操作结果。
3. 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的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几种劳动工具。
材料准备:黄豆、花盆、核桃、沙子、图书、夹子、铲子、筛子、订书器、胶条、胶棒(每组一份)、操作记录卡、《做过一百个鸟窝的小蓝鸟》绘本或PPT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使用工具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做过一百个鸟窝的小蓝鸟》,引发幼儿思考,询问幼儿故事中的做窝工具有什么用处。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小蓝鸟做窝都用了哪些材料,但仅凭这些材料它能做窝吗?它还需要什么帮助才能更快、更方便地做窝呢?
(2) 教师解释工具的概念:工具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完成任务的物品。
2. 了解不同工具的用处。
(1) 教师出示夹子、铲子、筛子、订书器、胶条、胶棒,让幼儿猜猜这些工具的用途。
(2) 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不同工具的作用。
3. 幼儿分组实验。
(1) 教师提供材料并明确任务。
教师告诉幼儿任务,比如给花松土、打开核桃、将黄豆和沙子分离、修补图书、运送沙土,然后让幼儿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任务。
(2)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