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
五、责任分工
1. 河库监测总负责人:
责任人:
2. 地质灾害监测总负责人:
责任人:
各村民组长担任监测员,负责监测各自村、组的地质灾害情况,重点关注的村、组请参考附表《眉山市区20__年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责任表》。在发生灾情时,监测员负责通知村、乡相关负责人,并首先组织抢险人员及时撤离和救助受灾人员。
地震防灾应急预案4
四川大地震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伤亡,这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为了预防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国家要求各地学校重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地震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达到演练的目的,我们需要让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只有这样,在地震来临时,我们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在进行演练之前,我们需要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并分析我们学校的应急避震环境条件。我们还要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只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误解,引发地震谣传。
在进行演练时,我们有一些要求。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其次,我们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和拥挤。最后,我们要按照规定的线路进行疏散,不得串线。
为了组织好演练活动,我们需要建立一些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是其中之一,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演练工作,各班班主任也是领导小组的成员。此外,还需要信号员负责发出信号。教室室内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班班主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和紧急疏散。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负责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处理偶发事件。
具体的演练程序如下:首先,启动程序,播音员宣读演练的目的和要求,并让班主任重申演练的程序和要求。然后进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学生和老师立即进行应急避震动作。地震警报信号结束后,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要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紧急疏散演练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撤离教室,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指定地点整队。
演练结束后,我们要进行总结。首先,要清点人数,确保没有人员遗漏。然后,领导小组组长要进行总结讲话,总结演练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通过这次地震应急演练,我们相信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希望在未来发生地震时,我们能够做到冷静应对,迅速疏散,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地震防灾应急预案5
一、编制依据
我市是单位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依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和《xx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 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三、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3)橙色预警(Ⅱ级)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4)红色预警(Ⅰ级)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Ⅳ级),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6.0—6.5级地震(Ⅲ级),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6.5—7.0级地震(Ⅱ级),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发生7级以上地震(Ⅰ级)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四、地震预报的发布
1、地震预报以省政府发布的为准。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和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
2、省政府对我市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预报。
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发布。
五、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我市境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1、市教育行政部门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