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市教育局。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最新地震安全疏散应急预案记录8
为了更加有效地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及时、妥善地疏散师生群众,从而降低学校安全事故的危害,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预案。
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姓名)
副组长:(姓名)
成员:全体教师
二、紧急疏散的决定
紧急疏散是指在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避免危险,迅速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区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够实施紧急疏散,而且必须立即行动。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做出。
三、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紧急疏散的信号可以通过广播和哨声两种方式发出。在广播系统可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广播信号;而在电源或广播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哨音信号,即连续的两短一长声。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负责发布紧急疏散信号,也可以指定其他人员进行发布。紧急疏散信号在开始后应该持续不断地发出,直到全部人员撤离危险场所为止。
四、疏散通道的划分
(一)上课期间的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期间的紧急疏散通道按照教室所在位置划分。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应立即组织学生按照规定的通道走出教室,并在规定的安全集结区域集合。
2.疏散路线为:各教室→走廊→中心马路→操场。
各个路口的疏散协调员由各教室的授课教师担任。
(二)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的疏散通道划分
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的紧急疏散通道按照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后,学生应立即在运动场按照班级做操的位置集合。
五、疏散组织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教学区域,组织疏散工作。校长负责教学楼学生的疏散安置工作,而体育教师负责操场学生的安置工作。
2.上课教师:正在上课的教师在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并向学生清楚地说明疏散通道和集结地点,打开教室的前后门,组织学生按照规定的方式有序迅速地离开教室。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赶到楼梯口和楼梯转弯处,组织学生疏散。要求学生双手护头,在下楼梯时不要弯腰捡东西或系鞋带。如果有学生摔倒,教师应迅速将其扶起。在学生全部撤离后,教师应随同并组织上课班级的学生前往安全集结区域(操场)。
3.班主任:在紧急疏散信号发布时,班主任如果在教室内,应立即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如果不在教室内,应立即前往自己所在的班级与任课教师共同组织学生疏散转移;如果在其他班级上课,首先应承担起任课教师的职责,直到该班的班主任到达、情况交待清楚、并确保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共同处理时,方可前往自己所在的班级。
4.其他教职工:在遇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不在班的教师应迅速赶到自己所在班级的位置,协助有序地疏散学生,并指挥学生不乱跑、不猛拐、不推撞、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的教职员工应前往操场,协助有需要的班级安置学生。
六、安全集结区域
学生在撤离时应尽量选择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前往规定的区域集结。在我们学校,安全集结区域位于靠近旗杆的操场。
到达安全集结区域后,各班级应迅速集中整队,核对本班人数和受伤情况,并及时向校长或值日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照顾学生。如果发现有受伤的师生,应及时进行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