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们需要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全程全方位的大德育观。通过评比考核评估制度,构建班主任——学生的管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争创“文明班”、“先进班”。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
1、深入持久地推进“建设文明班级,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监督、自查、自律、自爱,全面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对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反复抓,反复抓,加强检查、督促,约束他们的行为,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3、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诚实、守信、正义,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4、积极做好宣传阵地建设,除了继续发挥黑板报的宣传作用外,我们还将开辟板报心理专栏,丰富宣传内涵,加强环境育人效果。
5、我们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三)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的网络功能
1、落实家访工作,并组织家长会。
2、组织学生观看“安全与法制教育”有关方面的录像。
3、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演唱风格多样,学生的兴趣浓厚,易于接受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理解了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道理。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借助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还要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并特别强调:“音乐教育应将思想教育融入音乐艺术之中,注重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学习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例如:在学唱《国歌》时,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正确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坚信,通过教育工作者们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及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知、信、行”断层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知理、信真、笃行”必将统一,文明道德之花必将处处绽放。
这个学期开始了,我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变化,特别是思想思维上都有了转折。因此,从这学期开始,我的班主任工作将从强化学生思想上下工夫,以养成教育为基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我将我的班级的德育计划安排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育
1、抓好常规的文明、礼貌、纪律、卫生等工作,提出“七讲一爱”,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守时、讲信用、讲秩序、讲道德和爱公物。课间提倡学生做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跳绳、踢毽子等。在班级进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
2、利用班晨会的时间,上好心理健康课、班会、晨会,按照要求认真备课、上课、整理相关材料。对每天班级发生的不良情况及时总结反思,尤其在晨会上,坚持让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班会上,以安全为主题,对学生加强交通、饮食、游戏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3、抓好课堂纪律,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提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继续加强对学生写字时的要求,使学生在新的学期里,对写字有一个新的提高。
4、协调好各科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在各科学习上表现出的不良情况,及时和任课老师了解,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和家长交流,督促学生的学习。重视家庭教育工作,认真开好每学期的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家庭困难、需进步的学生,多和家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实地到学生家中等形式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使学校和家庭联系畅通,步调一致。
二、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1、以发表文章的同学为榜样,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2、本学期继续组织好“小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体验劳动,最后写好实践日记。组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督促、互相评比,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最新学校班级德育工作方案范文3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结合我国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校情学情分析
xx市历城区里仁学校成立于20xx年8月,是xx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主要服务于恒大城三个社区,20xx年增加翡丽公馆社区,设计规模45个教学班,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20xx年又接手东都国际初中校区一个。学生家长主要是周边企业、医院的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及周边村庄拆迁购房的居民,学生组成比较复杂,但是普遍活泼向上,家长比较支持学校工作,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里仁”二字出自《论语里仁》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着眼学生健康快乐,植根学生一生幸福”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为“以仁为伴,敦行致远”。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有利于师生发展、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这一理念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的生命校园和人文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生为本,着眼未来,关注全体,尊重差异,张扬个性;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成功体验,为学生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夯实基础。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历城一流、xx知名”的品牌特色学校。
二、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导向,以全面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发挥德育方案正确导向作用。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现有德育工作基础,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确定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德育举措。坚持融入日常,做到经常,形成长效原则。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将学段德育目标细化、实化、日常化。坚持创新发展,着眼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办法,把德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三、实施路径
1、课程育人,课堂暨德育基地
组织上好1-9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利用国家课程进行德育教育。梳理1-9年级各学科国家课程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形成德育点体系,引领全体老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教育,实现全学科、全员育人的目标。开发以《论语》为主的传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通过诵读论语、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践行仁义礼智信,实现以仁为伴,敦行致远的目标,培养里仁小君子。
2、环境育人,入目暨德育教育
学校根据校训、办学理念,围绕孔子的论语精髓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校园文化布置,让学生时时处处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文化引领学生走进真、善、美,学校开展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最终形成良好品格。
3、节日育人,传统暨德育根本
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xx〕3号),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挖掘传统节日资源,开发传统节日课程,形成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使传统节日成为重要育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了解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特色食品、趣味手工制作,独特情趣。通过讲故事、诵经典、品美食、做手工等活动,感悟我国传统节日的美好,增强魅族自豪感。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生存数字化、文化多之化浪潮汹涌的当今世界,小学生教育必须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我们的传统节日,享受我们的文化遗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规划实施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自豪感。
4、实践育人,活动暨德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