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控作业量,控练习资料,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上课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作业量适当。
2.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不拖堂,确保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占用学生自习课,不随意补课。
3.要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量。
4.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五、改善条件,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1.教室内布置美观大方、整洁明亮。
2.密切关注教室采光,确保教室采光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3.要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两周调换学生座位一次,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
4.定期检查视力,每学年不少于2次,并及时将检查情况通告学生和学生家长。
5.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最新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月活动方案5
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及人生的幸福指数。然而,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视力问题已成为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关注的焦点。我校在积极落实防近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的低下视力率和新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现在,我将向领导和同行们汇报我们学校的防近工作。
一、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每个教室内的光线充足。每学期初,总务人员会对各教室的灯管进行统一检查,并更换不亮的灯管。平时,班级的班主任会及时上报学校,学校会安排人员进行更换。
2、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暗色的窗帘,以防黑板反光。教师上课期间如果不使用电子屏幕,不要拉窗帘,以保证教室内光线明亮。在阴天时,任课教师要及时开灯,以增加室内亮度。
3、每学年初,我们会调试桌椅的高度,各班会根据学生身高坐高标准选择相应型号的课桌椅,以确保学生能够坐得舒适。
4、学校规定至少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方式为列轮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位。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换,例如按性格、听力、视力、学习互助组等特殊形式进行调换。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
学校统一要求教师做到:
1、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即:看书、写字时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看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每位教师都要时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和用眼习惯,各班要把学生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当做常规管理的重要任务来抓。
2、教师要认真备课,保证每堂课40分钟,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
3、教师上课板书时要有条理,字迹工整,不写连笔字,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三、保证眼保健操时间,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1、各班必须保证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大课间集中做亮眼操,不得私自占用。班主任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的眼保健操手法。
2、红领巾检查岗会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找不准穴位的学生会及时纠正并反馈给班主任。
3、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会根据反馈意见,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手法、穴位做重点指导或教授。
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加强。各班还会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体育锻炼,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来缓解学生的视力疲劳。
五、积极宣传用眼知识,提高学生的爱眼意识
1、利用校内广播、橱窗、卫生知识讲座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的宣传。各班要利用班会、班报或宣传画等方式,经常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营造一个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
2、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发放宣传材料,扩大宣传面。要求家长控制学生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教育孩子看电视的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过度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导致的近视发展速度和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学校的防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齐抓共管,坚持不懈地开展防近工作,才能收到一定的实效。今后,在区教体局的引领下,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好经验,我们将努力把建平学校的防近工作做得更好。
最新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月活动方案6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眼睛作为人类感知一切美好事物的重要通道的重要作用,认识“近视眼”的危害,了解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增强护眼意识,掌握有效防近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问卷调查、访问记录的能力。启迪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学会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获得同甘共苦的体验。引导队员积极思考“为什么”,做勤于探索的“小发现者”,培养队员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配乐短片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