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通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让家长对《指南》有更深的理解。家长们了解了教育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树立了科学育儿的教育观念,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我们积极组织各类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察幼儿在园的实际情况,感受幼儿自主个性的成长。
5. 分段开展庆六一文艺会演暨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这样既能让孩子们愉快地过节,又能在节日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同时,我们也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并与幼儿一同感受节日中的艺术氛围。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的幼儿园向教师和家长开展了科学育儿的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我们宣传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我们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并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
幼儿园亲子活动流程方案怎么写8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包的粽子,幼儿和家长志愿者一起品尝,交流彼此对粽子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尝试了包粽子的过程,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韵味,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延伸:
1、观看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2、制作菖蒲艾草香囊。
3、了解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俗,如中秋节、春节等。
4、学习其他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中国结等。
幼儿园亲子活动流程方案怎么写9
【设计意图】
民间美术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风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个地方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它是由人民群众根据生活的要求而创作,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成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为了传承这一文化,我们开展了民间美术这一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尤其是民间剪纸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民间剪纸活动允许幼儿用剪刀在彩色纸上任意剪出自己喜爱的植物、动物、人物造型等图案。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还对孩子进行了民间美术的熏陶和民间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他们对这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设计了“剪纸”这一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