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定期体检和职业病管理制度
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精选6
1、目的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2、管理细则
2.1 公司每年根据盈利情况决定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
2.2 这笔资金由财务部门全权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2.3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实施;更新安全设备、设施、器材、装备、仪表等以及日常维护费用;公司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经费;购买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经费;其他与预防事故发生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等。
2.4 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5 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接触原料、材料、产品、有毒气体、粉尘等的工人,公司会配备劳动布工作服、防尘口罩、防毒面具、浸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振动、噪声、强光等有害作业的生产部位,公司会发放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面罩等。
2.6 每年定期对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2.7 公司各车间和重点区域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更新,以应对突发火灾等安全风险。
2.8 安全生产保障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守公司的财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台账,以便于监管和审计。
3、总结
通过制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公司将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安全技术措施、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以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司将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细则,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同时也会加强对员工的体检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公司还将定期更新消防器材,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台账,以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监管。
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精选7
第一章一般规定
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以下一般规定:
第一条: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中,工作地点具有生产热源的情况。当室外实际温度达到或超过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出2℃或更多。
第二条:高温作业场所的综合温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第三条: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关于防暑的要求。
第四条:直属企业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安全、职业卫生和工会等部门应制定计划,采取保障员工健康的措施,并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防暑降温设备应有专人进行管理,并按时进行检修维护。每年在夏季之前进行一次检修,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和管理制度。
第二章技术措施
根据高温作业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第六条:高温作业应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工艺和操作过程,减少高温和热辐射对员工的影响。
第七条:应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测,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强度等。掌握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八条:对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工作场所,应尽可能将热源安置在室外常风向的下风侧。对于室内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喷雾降温。当热源(如炉子、蒸汽设备等)影响员工操作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九条:高温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应首先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以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空气淋浴等局部送风装置。
第十条:根据工艺特点,对于产生有害气体的高温工作场所,应采用隔热、强制送风或排风装置。
第十一条:对于高温环境中的狭小房间,应采取良好的隔热措施,使室内热辐射强度小于700W/m2,气温不超过28℃。
第二章保健措施
根据高温作业的保健需求,制定以下保健措施:
第十二条: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应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患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肝病和肾病等的患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第十三条:发现有中暑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到凉爽的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同时,还应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疗。
第十四条:对于高温作业者,应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含盐清凉饮料。
第十五条:对于热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员工,应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
第三章组织措施
根据高温作业的组织需求,制定以下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