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媒体负面报道要及时处置。
如若是片面不实报道,可以迅速提供真实准确信息,要求媒体更正,以正视听,必要时还可以与政府、法律、公关、宣传等部门沟通,请求支持和帮助,阻止舆情发酵。
如问题真实,报道属实,可以联系删除,或者组织相关人员撰写正面新闻稿件投放各媒体,尽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
2.积极协调与主流媒体的关系。
通过撰写大量正面新闻稿件,主动邀请媒体到行采访,广告投放品牌推介等方式与各级主流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将工作做在平时,积极维系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取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负面舆情不见报,不上网。
特别要最大限度防止新媒体、自媒体上的负面信息扩大化。
3.制定银行舆情应对预案。
由于类似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高要求与银行员工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客户信息泄露、服务收费与金融产品的问题等舆情频发,为了当舆情来临时能从容有序应对以及时止损,就需要制定详尽的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并加强日常的演练,提高银行舆情风险的防控能力与效率。
三、银行舆情监测招标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不论是银行舆情风险防控还是银行舆情处理,都离不开银行舆情监测工具的辅助。
那么,银行在进行舆情监测招标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产品实用性。
为满足银行舆情监测工作需要,舆情产品需集舆情数据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预警通知、舆情分析报告等功能于一身。
2.产品全面性。
不仅需要支持针对全网进行监测(新闻、论坛、博客、社交、贴吧、电子报、境外网站、短视频等),还得支持对采集时间密度、采集内容、采集方式进行自定义配置管理,灵活监测。
3.产品实时性。
要求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的信息采集,便于第一时间发现舆情,防患于未然。
4.产品优服务。
换言之,也就是一方面要求舆情厂商具有持续研发能力,确保用户无后期运维和营运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要求舆情厂商提供产品功能免费升级以及必要的人工服务。
银行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精选4
一、舆情为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负面舆情易发酵的原因
1.在媒体形式多样、数量激增的环境下,负面舆情往往发生突然,蔓延迅速,并出现多类型媒体交织传播的现象,舆论导向产生的压力不容小觑。
在人人都可能成为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监督的大环境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业,业务的公开度、透明度及规范化程度都在接受百姓的监督。
在业务办理、消保投诉处理等过程中,极易产生负面舆情。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微信和QQ为即时通信的主要代表,使用率在90左右,网民使用率为37.1,百度贴吧使用率为34.4。
这些平台均是负面舆情的高发地段。
负面舆情发生后,网民的活跃和媒体的交叉转发,都将使舆论迅速升温。
2.媒体盲目追求“眼球效应",为取得头条而断章取义,造成不实。
观察社会上的负面舆情,负面导向的评论往往更容易获得认同感,转发数、互动及点赞数高居榜首,无形中加剧了负面导向性。
深究其因会发现,负面情绪之所以常常会占据舆论的主导地位,是因为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失落及抱怨在负面舆情中会加重体现,结合媒体的“陌生社交”特点,稍有负面消息就会引来巨大的反应。
而部分新闻媒体把握到民众这种心理,为了提升活跃度和阅读量,在标题设置和行文时,会刻意突出吸引眼球的语句及观点,甚至以偏盖全,造成“标题党”,引来众多“键盘侠”及“水军”的围观,从而使得负面消息在社会舆论中被放大,更加上媒体互动导致负面信息大范围传播,影响消息主体的声誉。
3.媒体对银行业多角度、高层次关注。
在高曝光度的环境下,舆论更多地成为一种“施压”方式,督促银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合规运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在金融实践中,即在银行业舆情的关注点上,媒体越来越多的从社会民生角度进行报道。
服务方面的投诉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观察舆情案例,会发现涉及争议性或负面的报道不但转载率较高,负面的评论也往往高举榜首,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由此而引发声誉风险。
纵观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史,从1993年12月份,《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银行改革方向正式定位于商业银行,直到后来所经历的种种改革,媒体从过去的“关爱有加”变成了“群狼环伺”,银行业负面舆情的敏感性使得银行压力倍增,理性的网络舆论能够督促银行严格规范业务流程,依法合规运营,营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4.负面舆论的导向性促进舆情进一步发酵。
我国网民数量高达7亿之多,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过激言论、断章取义、不分事实的人。
在陌生社交的面具下,不理性的网民常将自己遇到的不满与负面舆情结合起来,用非理性言论发泄对银行、金融业的不满情绪,从而掩盖了实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