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作为一个服务型导向行业,声誉和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业务的开展以及金融产品的销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银行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案范文4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银行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案范文1
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运作效率的高低、风险的大小,直接反映一个国家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商业银行体系的稳定、有序的运行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蒙受经济损失、减少甚至丧失获取收益。商业银行的风险来自于一切和银行业务有关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风险具有扩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银行经营风险的形成和防范手段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缺陷
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是治理风险。从国际环境上看,在1990—1991年倒闭的286家美国银行中,90%的倒闭是因为公司治理风险;世界银行(2000)研究表明,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着缺陷。商业银行薄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银行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及对降低系统风险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作用;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非常突出。虽然近些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加大了股份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治理结构缺陷、信贷约束软化、内控制度乏力和激励机制弱化的问题,容易引发金融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和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近几年,由于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内控机制渐渐地落后于市场改革的步伐,出现了许多与市场不相协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均属于国家所有,其商业银行股权自然也就全部集中于国家,商业风险也完全由国家承担,这与现在提倡的股权多元化是相悖的,是不相吻合的。由于授权的不规范,时常导致越权、绕权之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内部调控职能。
2.稽核部门控制力度不够。目前,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不适应于一级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稽核部门的作用尚无法正常发挥,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内控制度不健全,内控内容不明确。商业银行现行内部管理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部门或岗位都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措施,缺乏系统、完整的经营管理和业务经营的内控制度,这些都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各项相关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加强。
3.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缺少创新性。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策略的全面实施,经营目标的实现,也是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三)不良资产反弹加快
为拉动我国国内需求,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加政府投资,从而带动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然而,在信贷高增长的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贷款项目,各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给银行信贷带来严重的风险。首先,利益驱动导致银行之间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情况下,各行为获得贷款项目而主动降低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放松信贷审查等情况可能普遍存在,由此而给银行信贷带来风险。其次,在短时间内发放规模如此巨大的贷款,银行很难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信息调查,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贷款产生损失的概率增大。再次,贷款审批时存在着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贷款各个环节存在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都将给银行贷款带来巨大风险。然而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大部分行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多个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2008年9月以后,39个工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1-11月的利润同比增幅低于1-8月的水平。种种情况说明,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大背景下,内外部需求将大幅下降,同时就业受到的一定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等对消费增长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更为困难,效益下降,各地企业裁员事件频频发生,企业家信心不足,企业违约风险明显增大。同时新增贷款发放的加快导致对整体不良贷款率稀释作用减弱,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急剧上升。
二、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花大力气加大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与健全。从以下几点加强公司治理的措施:一是应该不断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应当建立适当规模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形成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制衡机制,实现利益的协调统一。三是加强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加大自我监督检查,使其规模与风险匹配,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应在控制银行资产负债率的同时,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决策,实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二)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对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信誉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和职能的有效执行。
首先,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应该贯穿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动态过程,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就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三道防线”(业务操作岗位人员的合规性操作、业务管理部门的事后监督检查和稽核监察部门的再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次,制定并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的真正提升。内部控制责任制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各级机构和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内控责任,对本机构、本部门的内控建设负总责,并将内部控制责任层层落实,各级经营机构、各专业部门、各岗位,都要明确内控责任人和内控职责。再次,内部控制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进行管理,但内部控制必须做到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管理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业务经营管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及时调整和修正与业务经营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和环节,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始终与业务经营发展相适应。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仅在控制业务经营活动中是动态的,而且其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动态过程。
(三)加强信贷风险的对策和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过程中,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可从以下着手:第一,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选好项目,加大对未来收益前景较好项目的信贷力度,如有政府背景、财政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选好项目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也有利于发挥银行资金配给的作用,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二,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于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的项目,积极开展银行间银团贷款,分散贷款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大额贷款所带来的风险。第三,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坚持严格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细分和科学管理,要继续独立认真地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完善银行内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第四,认真做好贷款核销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都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强核销呆坏账工作,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抓紧做好资产出售和呆坏账核销工作,多渠道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第五,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信贷文化的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要建立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贷款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防止发生盲目放贷的现象。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第六,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确保银行一、二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处于合适的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四)落实商业银行各项制度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制度与规范要辐射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加强每个员工与管理人员思想建设,提高大家防范风险的意识,使各项法规与制度切实落到实处,不要把规章制度当成摆设,有章不循。
银行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案范文2
一、银行舆情风险防控
1.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作为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是银行对外形象的最直观展现,因此,作为银行方面的管理人员应该学会善于观察,当客户有问题时竭尽所能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力争从源头防止舆情的滋生。
2.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一方面可以指定专人实时监测网上舆情信息,争取在舆情发酵前有效处置。另一方面也可以采购像识微商情这样的大数据舆情平台,智能自动监测识别全网舆情,确保银行舆情的随时随地掌握,还能第一时间对负面信息进行告警和分析,同步生成舆情统计分析图表、报告,为银行舆情处理提供方向指引。
二、银行舆情处理
1.针对媒体负面报道要及时处置。如若是片面不实报道,可以迅速提供真实准确信息,要求媒体更正,以正视听,必要时还可以与政府、法律、公关、宣传等部门沟通,请求支持和帮助,阻止舆情发酵。如问题真实,报道属实,可以联系删除,或者组织相关人员撰写正面新闻稿件投放各媒体,尽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
2.积极协调与主流媒体的关系。通过撰写大量正面新闻稿件,主动邀请媒体到行采访,广告投放品牌推介等方式与各级主流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将工作做在平时,积极维系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取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负面舆情不见报,不上网。特别要最大限度防止新媒体、自媒体上的负面信息扩大化。
3.制定银行舆情应对预案。由于类似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高要求与银行员工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客户信息泄露、服务收费与金融产品的问题等舆情频发,为了当舆情来临时能从容有序应对以及时止损,就需要制定详尽的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并加强日常的演练,提高银行舆情风险的防控能力与效率。
三、银行舆情监测招标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不论是银行舆情风险防控还是银行舆情处理,都离不开银行舆情监测工具的辅助。那么,银行在进行舆情监测招标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1.产品实用性。为满足银行舆情监测工作需要,舆情产品需集舆情数据采集、舆情信息分析、舆情预警通知、舆情分析报告等功能于一身。
2.产品全面性。不仅需要支持针对全网进行监测(新闻、论坛、博客、社交、贴吧、电子报、境外网站、短视频等),还得支持对采集时间密度、采集内容、采集方式进行自定义配置管理,灵活监测。
3.产品实时性。要求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的信息采集,便于第一时间发现舆情,防患于未然。
4.产品优服务。换言之,也就是一方面要求舆情厂商具有持续研发能力,确保用户无后期运维和营运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要求舆情厂商提供产品功能免费升级以及必要的人工服务。
银行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案范文3
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清算总中心;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银联: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统筹做好优化小微企业银行账户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提升银行账户管理质效,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开户难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