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使⽤⽅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为空⽓隔离标志,粉⾊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为接触隔离标志。
⼋、病⼈⽤的⼀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器、氧⽓湿化瓶、呼吸机⾯罩、管路等要严格⼀次性使⽤,⽤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的应⼀⼈⼀⽤,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湿化液应为⽆菌⽔,每⽇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次⼀管,⼀次性吸痰管使⽤后放⼊医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更换灭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时,应先放⼊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情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完成后进⾏终末消毒,⼲燥保存。
⼗、病⼈使⽤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冲洗擦⼲备⽤,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清洁,每周⾼压灭菌两次;含氯消毒剂现⽤现配,⽤时监测,每⽇更换。
⼗⼀、紫外线灯、空⽓消毒机每⽇空⽓消毒2-3次,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w/cm2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70%~80%酒精棉球擦拭⼀次并记录。
发现灯管表⾯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空⽓消毒机过滤⽹每⽉清洗⼀次,有记录。
⼗⼆、地⾯与物体表⾯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地⾯⽆明显污染时,采⽤湿式清洁。
当地⾯受到患者⾎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10ml),先⽤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备⽤。
被肝炎病毒污染时⽤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
拖把要分室使⽤,标识明确,使⽤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备⽤。
)
⼗三、感染⾼风险的部门地⾯和物体表⾯的清洁与消毒,如⼿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室、⾎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与物体表⾯,应保持清洁、⼲燥,每⽇⽤消毒液擦拭物体表⾯与地⾯2次(采⽤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30min),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须保持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每⽇更换。
⼗五、各科室消毒⼯作质量由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负责监管。
隔离酒店疫情防控措施精选4
1、医务⼈员上班时间要⾐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作服。
2、诊疗换药处置⼯作后均应洗⼿,必要时⽤消毒液泡洗。
⽆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菌操作规程。
3、⽆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后要⽤消毒液浸泡。
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每⽇空⽓消毒,拖洗地⾯,床头桌及椅⼦每⽇湿擦,抹布要专⽤,定期消毒。
5、换下污⾐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后清洗消毒。
6、各种医疗⽤具,使⽤后均须消毒备⽤,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病⼈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7、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术病⼈,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消毒。
8、出院病⼈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在观察室隔离,病⼈的排泄物和⽤过的物品,要进⾏消毒处理。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病⼈⽤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房清洗。
9、传染病⼈按常规隔离,⼉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的排泄物和⽤过的物品,要进⾏消毒处理。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病⼈⽤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房清洗。
10、传染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
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终末消毒。
门诊病⼈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动,以防交叉感染。
11、传染病⼈,按病种分区隔离,⼯作⼈员进⼊污染区要穿隔离⾐,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洗⼿,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
12、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应严格隔离。
病⼈⽤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过的敷料要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