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预检分诊的患者及陪护人员特别注意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发现可疑症状或有流行病学史患者时,由分诊护士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禁止患者自行前往)。
3.需要送至发热门诊排查的患者,做好患者及陪同人员信息登记,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指导其正确佩戴并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患者离开后做好预检分诊处终末消毒。
4.送至发热门诊排查的患者需要车辆转运,提前联系车辆,并告知随车人员做好防护,运送结束后车辆做好终末消毒。
5.预检分诊人员将患者送至发热门诊,告知患者的陪同人员在外等候,预检分诊人员从原路返回预检分诊处,执行好手卫生。
三、环境、物表、器械等消毒隔离管理
1.空气消毒。
1.1能开窗的区域(如诊室)须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1.2不能开窗通风的区域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建议持续开启空气消毒机(设立登记本)。
1.3诊间、留观区等无人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消毒60分钟以上(从灯亮5分钟起计算照射消毒时间),做好记录。
2.工作人员生活区消毒。
2.1医务人员办公区域、会议室、更衣室、值班房、休息室等区域物表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2次(做好记录),特别注意对电脑鼠标、电脑键盘、门把手、办公桌面、接诊椅子等高频接触物表的消毒,必要时增加消毒频次。
地面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每天4次。
2.2工作人员卫生间: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两次,不留死角。
卫生间张贴有便后洗手的提示。
2.3工作人员鞋柜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至少每周2次并登记。
3.诊室、抢救室、留观区、候诊等区域消毒。
3.1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物表(如床、椅子、诊桌、设备带等)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每天至少2次,重点注意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3.2诊室、抢救室、治疗室、留观区、候诊区等区域地面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拖拭消毒,每天4次。
3.3门急诊公共卫生间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坐便器等,每天4次。
卫生间配置洗手液和一次性擦手纸。
留观室护士对病人做好宣教,要求患者便后须洗手(按七步洗手法)。
(设置登记本或有人质控和督导,保证质量)
3.4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先用吸湿材料如纸巾去除可见的污染,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
(清洁人员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橡胶手套、鞋套、护目镜/面屏)
3.5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或区分,禁止交叉使用。
每次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4.诊疗用品消毒。
4.1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被单等须一人一用一更换。
4.2听诊器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4.3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一次性器械禁止复用。
4.4抢救室和留观区的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宜专人专用,每次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75%乙醇擦拭消毒。
4.5复用的器械、物品,统一送供应室消毒、灭菌。
4.6需要洗涤的物品,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闭包装,通知洗衣房回收处理。
4.7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时,应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在呼吸机的呼气端和吸气端均加装过滤器,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管路脱开致病原体外泄;呼吸机内管路使用专用的消毒机进行消毒或请厂家进行消毒处理。
4.8床边B超、床边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毕,每次使用后应对设备所有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不耐消毒的仪器如B超探头等在使用时应用保护套包裹,去除保护套后使用专用消毒纸巾擦拭消毒。
4.9疫情期间屏风每周擦拭消毒2次;窗帘/床隔帘1周换洗一次。
如污染及时消毒与换洗。
4.10工作人员复用物品(如拖鞋等)可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