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准备
(1)教学设计。一是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能够体现个性化教学要求,并进行在线辅导;三是通过集中研讨或线上交流等方式加强集备,做到有分工、有交流、有个性,实现共建、共享、共提高。
(2)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线上教学特点,确定线上所教
的课程内容以及线下学生复习的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静态内容与动态内容的结合,并保障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多样性。
(3)教学资源筛选。无论是自制的教学资源、选择的共享教学资源或网络知识资源,都要符合网络平台的技术要求,并要具有相应的教学工具作为支撑。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统筹安排学科教学的作用。学校各学科教研组要充分发挥学科网络教研的作用,制定学生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强化课程资源的统一供给,强化作业的统一设计,强化教学评价的统一管理,以及学生居家学习的教学管理。
2、线上课堂教学
(1)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网络平台以交流、讨论、协作、探究、应用和实践创新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
(2)明确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中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和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并为学生提供网络讨论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讨论区可以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互动,同时教师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聆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掌握程度,记录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进而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与帮助。
(3)答疑与指导成果展示。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利用网络讨论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交流与指导。同时,对个别学生要重点关照,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和学习的难点与困难。引导学生把自主完成的练习、作品、讨论结果等,提交到教学平台之上共同分享,互相借鉴。
3、课后提升
(1)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习题或是讨论的问题等,作业应符合“问题化、多样化、探究化、个性化”原则,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面。
(2)创设课后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系统化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等来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并能够很好的上传学生学习成果、完成的作业、网上讨论的问题以及训练成果的评价,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3)互动帮助。在课后提升这个环节中,教师还要积极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及时答疑,帮助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和协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4、反馈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要及时做好反馈与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反馈的作业、讨论结果、作品、学习成果等进行生成性评价,借助网络开放平台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阶段性和终结性考评。提供一个在线文件管理系统,对每个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音频、视频资料、文档文件、总结PPT、学生分工情况以及完成状况进行备份,并记录在系统中,方便随时查阅。
二、居家学习建议
1、独立探究学习。停课不停学,在这个时候,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是对xx和社会的贡献,同学们应该根据教师的部署,结合线上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和自身的学习能力,遵循自教重于他教,自学重于教学原则,利用网络和教学平台等多种资源,进行自己的独立探究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要理解吃透线上教学所讲的内容,积极主动探究知识,提升能力。
2、加工整合碎片化知识。根据线上教学所讲授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在接受整体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把碎片化的知识再次加工、处理、链接与整合,获得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能够把前续知识点与所学知识点相结合来完成学习任务与讨论的主题。
3、丰富学习形式。依托学校和教师所提供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去完成自己独立探究与小组协作的学习任务。通过线上的网络,利用社交软件(如微信、QQ、钉钉等)把自己与老师、同学与同学、个人与小组、学习“好”与“差”的同学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并与同伴互动交流中加强探究能力,获得学习指导。
(1)建立协作学习小组。同学们可在老师的主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协作小组,由组长和3-5名成员组成,当然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同学自行建立协作小组。
(2)构建协作学习环境。同学们要利用“协作学习小组”,把平时的“在场”互动发展为“在线”交流,形成积极的协作学习环境,共享资源和交流互换资源,同学们应该利用当前成熟的网络环境,彼此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形成支持分享型的学习环境。
(3)依托协作小组开展成果展示。同学们在进行线上课堂学习的最后,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在组长的组织下,对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前组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文档、PPT、音频、视频来论述或证实自己的成果及观点。在建立的的交流平台上提供同步交流工具及可视界面,共享各自的学习成果。
4、做好学习成果监测。认真完成作业及测试同学们独立做好线上教学平台里教师布置的作业,以此来检验线上学习和协作学习之后的成果,按时完成并通过教师建立的反馈平台提交作业,在老师批改后,及时整理,发现不足及时弥补。
在测试环节,严格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形成与平时在校期间相类似的氛围,独立作答,按时完成。在测试结果公布后,及时整理发现不足,迎头赶上。
5、做好个人情绪调适。居家学习由于存在师生、同伴之间“时空分离”等特征,可能存在积极情绪程度逐渐降低、消极情绪程度逐渐增强等特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增强认识,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保持稳定的心态。
6、坚持锻炼身体。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运动,消除疲劳,健身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