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1
一是特殊有害垃圾(废弃口罩、防护用具)收集点设置不够合理、规范、全面,二是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存在垃圾外溢、“爆池”现象,三是垃圾收、转、运设施消毒杀菌频次不足;四是清运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措施需加强。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特殊有害垃圾收集点设置。
结合我市实际,设置有明显文字标识的废弃口罩、防护用具垃圾收集点,宣传、引导群众将废弃口罩、等进行精准投放,严禁随意丢弃、填埋和焚烧。
一般感冒或身体不适人群产生的废弃口罩等须用密封袋或保鲜袋密封后投入其他垃圾桶。
对于排查出来的疑似病例和居家隔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要求投入到专用容器或指定垃圾桶,单独打包收集,集中定点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二是加强我市生活垃圾清运频率。
疫情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尽量减少中转环节,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采用专门车辆,实行生活垃圾全程密闭运输,严禁抛洒滴漏,防止二次污染和疫情扩散传播。
三是加强垃圾收转运设施消毒杀菌。
要对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转设施和运输车辆等我市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设备定期清洁、消毒和杀菌。
四是加强清运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做好一线人员防疫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注重自身安全防护。
普通清运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口罩、防护手套,驾驶员必须戴好口罩,备好手套。
垃圾清运车辆和工具每天至少消毒1次。
对于集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点危险生活垃圾运输采用专车专运。
对于上门收取垃圾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在上门之前,戴好口罩和手套,扔完垃圾之后还要进行相关的清洁消毒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并每日做好专桶及点位周边的消毒工作。
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2
疫情期间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了及时有效、科学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校园垃圾源头分类,实施校园垃圾投放分类管理,按照***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疫情期间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成立***小学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
校园、班级应充分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并标有相关标识引导师生垃圾分类投放。
在校园及班级醒目位置还应设置套有黄色垃圾袋的专用医疗废物垃圾桶,并注明“供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使用”字样或专用标识,同时配备专人负责。
2.日常垃圾。
教学、办公、及学生学习产生的普通垃圾,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尽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垃圾交叉存放产生的卫生安全隐患。
3.观察室产生的垃圾。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观察室范围内产生的所有垃圾,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按医疗废物处理。
4.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
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废弃口罩、手套垃圾, 按医疗废物处理。
普通学生和教职工(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产生的废弃口罩、手套,应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工产生的废弃口罩、手套, 应用水煮沸15分钟消毒,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密封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
5.食堂垃圾。
食堂餐厅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区,师生自行将饭菜残余倾倒入餐厨垃圾收集设施设备,避免师生在此过程中的相互接触。
加强疫情期间餐厨垃圾的管理,严格执行餐厨垃圾定点专业运输,确保疫情期间餐厨垃圾收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