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领导
1.成立新冠防控工作小组,由总经理担任工作组总指挥,对经营场所防控及复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各岗位负责人任组员,协助组长做好各项统筹协调工作,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2.落实专门的新冠防控管控人员和工作组,各项职责分配到人,实现网格化管理。
3.整个公司以部门为单位,形成部门防控负责人形式,按部门分管;部门防控负责人配合防控工作小组完成部门内的防控工作;同时负责本部门员工健康、卫生、行为的日常监督;当部门内出现突发情况时,部门防控负责人第一时间通知防控工作小组,做好应急处理。
二、安全排查
1.建立返岗人员登记制度,对返回人员登记到人,详细记录职工身体状况、假期外出情况、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情况等信息。
2.对于XX、XX及XX等重点疫区员工,重点跟踪,联系到人,要求暂不返岗。对提前返回人员,要求实施14天的居家观察,由专人负责跟踪居家观察情况,并及时报告。
3.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
三、经营场所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2.在洗浴中心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宾客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对有发热(体温超过37℃)、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宾客,应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并向属地有关部门报备。
3.宾客办理洗浴手续时应询问其14天内曾到访的地区,对来自或经停高风险地区的宾客要予以重点关注,为其安排单独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地区宾客接触的机会。同时要为其提供医用体温计,每日询问并记录体温。
4.对洗浴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宾客要协助其及时就近就医,并向属地有关部门报备。
5.对于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洗手间、厕位等增加消毒频次。
6.营业期间严控人店人数,尽量采取预约制服务,避免人群聚集。
7.对服务设备和设施在常规消毒清洁的基础上增加消毒的频次,所有的用品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应一客一消毒,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消耗品,鼓励客人自带用品。
8.减少服务类目,服务过程中,应减少与顾客交谈。
9.提醒顾客采用微信、支付宝、或app买单,尽量避免现金或POS机刷卡,避免接触感染。
四、设备及环境管理
1.准备口罩、医用消毒水、洗手液、测温枪等防疫防护用品。
2.每日须对门厅、楼道、操作区域、电梯、楼梯、卫生间、电梯空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使用喷雾消毒两次,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到四次。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3.加强对客用设施、按摩器具及座机电话等店内设施消毒,每客一清洁,用75%酒精擦拭两次。
4.保持经营场所空气流通,空调房间保持新风系统正常运作,重点加强空调及新风系统的消毒、维护和管理。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五、员工规范
1.做好员工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员工掌握防护知识和预防措施,全面执行个人防护。
2.所有员工在返岗复工过程中、上下班途中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建议采取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的方式通勤。
3.员工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坚持在工作前、操作后、进食前、如厕后洗手,接待顾客应双方佩戴口罩。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放入指定废弃口罩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尽量使用带盖垃圾桶。员工之间或员工与客人交谈沟通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4.安排专门人员对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工作区域)前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内工作,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37.2℃,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的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就近到规定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向辖区有关部门报备。
5.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防护,废弃口罩放进塑料袋密封后投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尽量使用带盖垃圾桶。
6.制定疫情期间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每日报送,档案记录应包括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
7.所有员工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集体宿舍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防护。
六、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冠和传染病防控知识。
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洗手间应保持清洁,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4.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在前台和休息厅采取分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取消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7.暂停开放其他娱乐等配套设施。
七、健康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