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做好人员物资储备和培训演练
考区要指导各考点做好对考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协同各考点及时、妥善处理考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各考点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场地、设施、设备、物资、车辆等准备,落实专人负责疫情日常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在考前组织开展各种特殊情况的应对培训和演练,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细化处置流程。
考前应对考务工作人员开展必要的防疫培训工作,确保考务工作人员掌握疫情防控基本技能、考点内应急处置流程及方法。
(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各类考试组织部门应加大疫情防控和考试相关要求的宣传力度,提高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告知考生及其家长在考前14天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人员聚集和与不必要的人员接触,赴考途中及考试期间应注意的防疫事项。
各考点要设置醒目的方案标识,保证考生顺利有序进入考点并找到所在考场,考试期间仅限考生和工作人员进出考点,避免人群聚集。
二、考试期间措施
(一)健康监测
各考点负责考生、考务人员入场健康检测工作,要充分考虑考场人数、集中进入拥堵情况等综合因素设置多条测温通道,保证人员有序通过入场,对进入考点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考生进行“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检测,严格控制考生进入考点和考场时的入场速度,保证候考期间人员间隔1米以上。
“健康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工作人员和考生,可正常参加考务工作和考试。
健康检测出现异常情况的考生经评估后处理。
健康检测出现异常情况的考务工作人员不得参加本次考务工作。
“健康码”为绿码的人员,考试期间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受控转移(有症状者及陪同人员均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经过人员密集区域)至临时隔离室进行考试排查,无流行病学史的考生安排在特殊考场考试,有流行病学史的考生应由专门车辆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
“健康码”为非绿码或近期由中高风险地区来浙人员,既往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考试期间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受控转移至临时隔离室由专门车辆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
(二)个体防护
1.考生防护。
考生在通过考点入口时均须戴口罩。
普通考场考生座位间距不足0.8米的,须全程戴口罩;间距符合要求的,考生在考场内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
特殊考场及临时隔离室考生须全程戴口罩。
考试期间出现相关症状者,应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无口罩的由考点提供。
2.工作人员防护。
考务人员全程戴口罩,一般考务人员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体温测量人员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穿工作服,必要时穿戴医用防护口罩,勤洗手或经常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临时隔离室工作人员、特殊考场监考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穿戴眼罩(或面屏)、隔离衣,勤洗手或经常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特殊考场监考人员尽量在室外监控考场内部。
(三)清洁消毒
1.普通考场。
保持考场环境卫生整洁,考试期间要求对所有使用的场所每天至少消毒1次。
对门把手、课桌椅、讲X、水龙头、楼梯扶手、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增加消毒频次。
场所在消毒完毕1-2小时经彻底通风和清水擦拭后可重新投入使用。
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次。
2.特殊考场和临时隔离室。
启用后的特殊考场和临时隔离点每场考后进行消毒,特殊考场内考生答卷经评估后无传播风险的(如送医检查后排除),消毒措施与普通考场相同;若存在传播风险,须按照有关消毒指南处理,可使用消毒柜处理或紫外线灯照射(垂直距离1米,照射半小时/面)进行消毒。
特殊考场内的答卷应单独记录,消毒后封装、处理、上报。
临时隔离室的消毒措施参考特殊考场执行。
(四)异常情况处置
考生或工作人员中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外科口罩等防护措施,及时转移至临时观察室进行观察,并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由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
如出现新冠疑似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配合做好限制人员聚集、活动区域封锁等措施。
大型考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