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粪液收集运输管理,严禁出现私拉乱运、随意倾倒行为,确保粪液粪渣管理有序、应收尽收、及时清运、有效利用,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运行维护机制。
建立健全后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改厕后续管护资金。
对长效管护运作较好的地方,镇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对改厕后续管护给予适当奖补。
对改厕后续管护组织购置抽粪车辆和粪液抽取和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的,给予适当财政补助。
按照农户受益农户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农村改厕农户缴费制度,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农村居民意愿等因素,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倡导有条件的村集体和社会资助,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要研究制定对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企业的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有机粪肥等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三)健全监管督导机制。
厕具维修维护、粪液粪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直接关系改厕工作群众是否满意、环境保护是否到位,是农村改厕的重中之重。
镇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调查、实地暗访等途径,加强对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情况的监管,对厕具无人管护、粪液粪渣无组织抽取的,将责成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约谈村有关负责同志。
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方案4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巩固和提升农村改厕工作成果,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根据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X建村函〔X〕19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的意见》(X政办字〔X〕4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市场化运作、资源化利用、科学化管理的工作新思路,逐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把改厕农户满意度作为检验农村改厕长效管理成效的最高标准,通过为改厕农户提供完善的后续管护服务,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厕所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坚持市场化服务。
按照政府主导、村(居)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群众共同监督、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化服务推进机制,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
(三)坚持制度化管理。
坚持维护管理与收集利用相结合,着眼于常态管理,建立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的长效管理体制。
三、总体要求
按照“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各镇(街道)成立农村改厕管理队伍,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厕具有人维修、粪液及时清运、集中处理利用。
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建立健全“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工作重点
(一)健全完善三级管理体系。
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由县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推进改厕及后续管护工作开展,各镇(街道)成立农村改厕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各改厕村(居)确定1名改厕管护联络员,实现县级协调、镇(街道)落实、村(居)负责,形成“县-镇(街道)-村(居)”三级管理协调网络。
各镇(街道)组建农村改厕服务队(提倡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具体承担厕具维修、粪液清运和中转站运行管理等工作,同时,公布农村改厕服务电话,及时满足群众需求。
(二)健全完善粪液资源化利用处理体系。
改厕粪液无害化处理,实行资源化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各镇(街道)选择合适位置建设改厕粪液中转站,用于农户粪液的收集暂存。
选择一家生物质能源企业,建设资源化处理利用项目,确保实现改厕粪液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健全完善粪液清运车辆服务体系。
各镇(街道)确保已配套的吸粪车正常使用,并及时进行保养维护。
县政府统一招标购置4辆(暂定)大型吸粪车,配备给负责粪液后续无害化处理的企业。
企业负责定期到各中转站将粪液收集清运至无害化处理项目所在地,确保中转站粪液及时清运、及时处理。
五、工作安排
(一)各镇(街道)根据改厕数量及村落布局,合理选址建立1-2处粪液中转站和维修服务点,公开服务标准(包括粪液清运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电话,接到群众服务需求后,及时安排人员提供清运和维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