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群密集场所及临时性大型室内活动场所消毒方法参考上述要求。
疫情防控环境消杀应急预案篇4
01
消毒区域
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消杀原则,对两校区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公共场所每天做到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02
消毒方法
(一)常规消毒措施:
1、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应自然通风,多开门窗通风换气。
2、台面、门窗把手、等日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3、公共区域室内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4、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房间密闭后,用有效氯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结束后,及时开门窗通风换气。
5、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每天至少一次对校园各类垃圾桶及垃圾中转站进行全面消毒,杜绝病毒滋生。
隔离区域消毒措施
1、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min)。
2、隔离区房间密闭后,用有效氯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30~60min。作用时间结束后,再开门窗通风换气。
3、对地面、墙壁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4、每天至少二次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03
注意事项
(一)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工作鞋,做好个人防护。
(二)消毒时要做好自我保护,防止消毒剂对眼睛、皮肤等的刺激;消毒时不准吸烟、饮水、吃食物等;脱掉个人防护用品后及时洗手。
(三)使用消毒剂应合法、有效,并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四)其他人群密集场所及临时性大型室内活动场所消毒方法参考上述要求。
疫情防控环境消杀应急预案篇5
一、消毒形式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公共场所日常预防性消毒;学生返校前一周内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卫生清洁消毒。
(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及时与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实施原则
(一)学校室外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二)教室、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教室要在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同时做好室内保暖措施。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三、常用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苯扎溴铵、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四、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
(二)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