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学科教师
负责各学科活动的组织。
以在线答疑、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切实做到关注学生,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抽查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监督指导,对不主动参加在线教学条件的特殊学生,要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通知和督促他们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借助班级群和其他网络平台,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网络点评,解难释疑,截屏留资料传至校群对应群相册。
各学科在线指导时间尽量与学生线上学习时间统一,科任教师也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周六周日正常休息。
一言以蔽之,当前防疫形势严峻,具体开学时间尚未确定。
x月10日为原定的全市学校上课的时间,我们要消除“放假”的意识,把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踏踏实实干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平复学生跌宕之心
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每个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面对依旧美好的春光,心情却不轻松、难淡定。
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
充分挖掘出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疫情信息量与信息渠道的不同,学生对疫情的感受认知也不一样。
我们可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
从看到那一组组起伏的数据开始,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生死,更多的是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被病魔吞噬的生命,也看到了生命脆弱的一面,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
同时,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生命顽强的一面。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由于隔离防护到位,所幸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受到伤害,还能够回到教室上课;也有许多与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后,由于自身健康免疫力强而也没有感染的人;还有许多感染者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
有了科学的认知,才能平复心情,安下心来学习。
引导学生升华一个认识: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取得的胜利,是国家重视全民发动,科学防控救治措施到位,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
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
重建班级团队文化,帮助学生革除陋习恢复学习状态
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值得老师进一步引导、发扬。
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少了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表情显得木讷,反应迟钝;过度依赖荧屏,学习没了老师的激励与监管,又没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督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有的学生还趁机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我们必须看到,学生长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长时间呆在家里没出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望着窗外发呆,懒得说话。
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
重建班级文化、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开课初的当务之急。
在班上,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疫情故事,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所以,复课后老师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
我们要先让学生改变居家线上学习的一些陋习,重建班级团队文化,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线下学习。
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
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
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
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
再者,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