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幼儿园场所码使用管理制度4篇
大小:15.11KB 2页 发布时间: 2022-11-03 10:07:30 5.62k 4.68k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场所码使用管理制度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幼儿园场所码使用管理制度1

为做好疫情期间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确保幼儿园环境平安舒适,所有教职工上岗时全部进行扫码亮码、体温测量,并正确佩戴口罩,开学前幼儿园园长安排好值班老师做好幼儿入园体温检测工作。

一、扫码亮码

入园人员在入园前要扫场所码和显示健康码,门卫要查看健康码是否是绿码。

二、教职工每天至少一次测体温

教职工入园应自觉自测体温,然后教职工互测体温,两次温度正常记录后方可入园。

三、幼儿每天至少3次测体温

1、早晨,幼儿入园前,由值班老师给幼儿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及时与家长联系,值班老师要及时填写幼儿体温登记表,原那么上给一名幼儿测量体温后立马记录,记录好再给下一名幼儿测量。

2、幼儿午睡后,幼儿园午休室值班老师给幼儿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及时与家长联系。

3、幼儿离园前,班主任再次给幼儿测量体温。

有条件的家长每天早晨或者晚上还可在家再给幼儿测量一次体温。

发热37.2℃以上幼儿禁止入园,居家观察;37.5℃以上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诊。

幼儿园场所码使用管理制度2

为扎实做好防疫工作,落实健康码和测温查验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因防疫工作需要或其它确需出行的教职员工(含聘用人员),出示健康码通行凭证,同时配合执勤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学校。

2.在校园内承担后勤保障等工作任务的外来务工人员,须出示由校内对口管理单位开具的复工证明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园。

3.因防疫或复工复产需要出行的单位职工,须出示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园。

4.为校园运送防疫、生活、教学及其它必要物资的送货人员及车辆,须出示由采购单位开具的证明或送货单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园。

5.出入校园的车辆,由指定校门出入。

6.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门,做好个人防护。

确需出行的师生员工,必须按要求出具相关通行证明,主动扫码或出示“健康码”;出行时要严格遵循出行路线,不得在规定出行地点以外的地方逗留。

7.学校各门岗、卡点执勤人员要严格落实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要求,若发现持黄码、红码的人员,应迅速核实情况并现场管控,同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

对不配合管控的,将报告公安部门处置。

幼儿园场所码使用管理制度3

在查验过程中绿码畅行,发现红码或黄码人员,触发预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

(1)红码人员处置流程①在查验健康码时,发现红码人员禁止通行,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安排红码人员进入临时隔离区或者人员稀少的空旷区域,并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疫措施,对红码人员进行测温。

遇有发热的,按照《发热门诊**机制)》,立即拨打120急救车就近送至发热门诊开展筛查诊断。

防疫工作人员和保安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学校领导电话报告教育局应急处置组,教育局向师市疫情指挥部报告;体温正常的,由现场防疫人员逐级汇报至师市疫情指挥部,指挥部通报居住地团场(街道、镇),进一步核实红码产生的原因。

经查明,系填报错误导致红码的,由居住地团场(街道、镇)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协助予以修改健康码填写信息。

确系本人近日前往高风险地区或系确诊病例密接人员的,居住地团场(街道、镇)按照《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机制》对接相关部门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红码人员不听劝阻的,立即拨打110协助处置。

②对现场环境进行消杀。

人员带离后,要按照《环境消杀预警监测机制》要求,对红码人员可能接触到的门把手、门帘等设施及区域进行消杀。

(2)黄码人员处置流程①在查验健康码时,发现黄码人员禁止通行,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安排黄码人员进入临时隔离区或者人员稀少的空旷区域,并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疫措施。

对黄码人员进行测温,遇有发热的,按照《发热门诊**机制》要求,立即拨打120急救车就近送至发热门诊开展筛查诊断。

防疫工作人员和保安要第一时间电话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单位领导向教育局应急处置组报告,教育局向师市疫情指挥部报告;体温正常的,由现场防疫人员和保安逐级汇报至师市疫情指挥部后,师市疫情指挥部通报居住地的团场(街道、镇),进一步核实黄码产生的原因。

经查明,系填报错误导致黄码的,由居住地团场(街道、镇)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协助予以修改健康码填写信息。

确系本人近日前往高风险地区或系确诊病例密接人员的,居住地团场(街道、镇)按照《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机制》对接相关部门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黄码人员不听劝阻的,立即拨打110协助处置。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