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赛⼈员在⼯作⼈员的引导下有序离开赛事区域,避免聚集,所有⼈员全⾯清空后,对赛事区域全⾯清洁和消毒。
五、疫情防控应急处理
(⼀)设置应急区域。
在赛事承办场地设⽴临时隔离区,当出现发热、乏⼒、⼲咳等可疑症状⼈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加强健康监测。
⼯作⼈员在岗期间注意⾃⾝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做好个⼈防护。
(三)应对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员。
对出现发热,乏⼒、⼲咳等症状的⼈员应要求及时佩戴⼝罩,实施临时隔离观察,⽴即安排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其他⼈员做好⾃⾝防护。
(四)应对疑似或确诊病例。
当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送定点医院就诊,配合做好密切接触⼈员的判定、追踪和管理。
在专业⼈员指导下对其⽐赛活动场所及使⽤的物品进⾏消毒处理。
六、加强⼈员培训
各赛事承办单位确定专⼈负责疫情防控防控⼯作,并参加当地疾控中⼼组织的疫情防控防控卫⽣员培训,掌握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防控基本要求,提升疫情防控防控和应急处置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七、落实主体责任
赛事承办⽅责任⼈是疫情防控防控第⼀责任⼈。
市运会赛事执⾏单位直接承担赛事筹备组织⼯作的,履⾏承办⽅责任。
赛事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压实防控责任,落实专⼈负责场所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员流动控制,聚集⼈员劝散,以及个⼈防护⽤品保管发放,宣传教育、信息收集报送等⼯作。
⼋、建⽴熔断管理机制
确保应急⼯作机制运转顺畅,⼀旦发现疫情防控,快速启动熔断管理机制,第⼀时间报告、第⼀时间隔离,第⼀时间叫停⽐赛进⾏,将疫情防控处置控制在合理范围。
运动会疫情防控防控工作方案及措施5
为了提⾼运动会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防控事件的能⼒和⽔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员⼯的⾝体健康与⽣命疫情防控,维护运动会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民共和国国境卫⽣检疫法》、《中华⼈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民共和国⾷品疫情防控法》、《中华⼈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民共和国刑法》、《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卫⽣事件分为特别重⼤(Ⅰ级)、重⼤(Ⅱ级)、较⼤(Ⅲ级)和⼀般(Ⅳ级)4级。
⼀、⼯作原则
1、⽣命⾄上、主动抢险
突发疫情防控灾害事件出现后,要把救助⼈员⽣命作为⾸要任务,最⼤限度实施救助,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员,尽最⼤可能展开救援⼯作。
2、迅速报告、及时处理
突发疫情防控灾害事件出现后,当事⼈、⽬击者及领导要在第⼀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开展应对灾害事件⼯作。
3、依法管理、强化领导
严格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事件的预防、疫情防控报告、控制和救治⼯作实⾏依法管理;对于违法⾏为,依法追究责任。
4、预防为主、保护财产
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防护意识;提⾼校园公共卫⽣⽔平;加强⽇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
积极抢救财产,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组织领导
1、有效开展突发疫情防控灾害事件处理⼯作,运动会突发疫情防控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处室,成⽴现场指挥部。
2、突发疫情防控灾害事件处理⼯作领导⼩组履⾏以下职责:根据突发疫情防控灾害发⽣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核实灾情,制定救灾⽅案,负责重⼤问题的决策并落实救灾措施。
3、运动会成⽴突发疫情防控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
总指挥:校长、书记(法⼈)
副总指挥:副校长(分管疫情防控领导)
成员:中层以上领导、各处室主任、年级组、班主任、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