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疫情期间小班幼儿线上教学措施5篇
大小:24KB 6页 发布时间: 2022-11-15 09:21:18 13.74k 11.86k

疫情期间,我们通过邀请专家线上指导、开展集体研讨、每日阅读分享、分享学习感受、分享电影观摩心得、讨论防疫主题教研等在云端的学习共同体中、共享智慧火花、共享成长喜悦。

二、同行——共情共享、同研共思

Xxx幼儿园建园不足两年,行政管理干部平均年龄33岁,教师平均年龄26岁,无论行政还是教师都对工作充满激情、极度渴望成长。

但是我们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思考,缺乏对职业的深度认识,缺乏共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价值观的共构。

这些都是阻碍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问题。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我们尝试通过网络教研为大家搭建一个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平台。

1.确定教研主题

共品电影。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一部优秀的电影让自己与心灵的对话,给我们以精神养料、促进我们精神世界的成长。

”假期中,我们共同欣赏《嗝嗝老师》《小人国》两部电影。

《嗝嗝老师》讲述的是主人翁奈娜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她克服身体障碍和生源差等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名优秀老师,影片告诉强调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

通过观影,不仅激发了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同时促使他们找到了教育真谛:尊重、接纳、鼓励。

《小人国》记录了北京一所叫“巴学园”的幼儿园中发生的真人真事。

影片对三名幼儿进行了个案追踪让我们看到:老师面对冲动易怒、脾气暴躁的幼儿;胆小孤僻不善言辞的幼儿;分离焦虑、敢于探索的幼儿的不同教育方法。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老师“蹲下来倾听、微笑着交流、牵着手成长”的教育理念。

我想,这些电影里的教育智慧会温暖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给我们精神以养料,给于孩子成长以更好帮助。

共会大师。

网络让我们与名师有了零距离的接触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享受到最前沿、最优质且多元的教育信息。

在假期中,我们一起聆听了朱永新教授的《做最好的自己》、汤敏老师的《互联网如何改变教育》……通过一场场与大师对话的过程,我们对自己人生、对当代世界的教育现状、对基于儿童观的活动设计、对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对当前生命教育的反思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也在学习中丰富视野、重塑格局、提升素养、反思自我,学习后,我们通过云端分享时,发现同事间来至不同视角的学习感悟,进行思路整理、开展二次学习、深度理解内化,逐步丰盈教师们的精神素养和专业素养,逐步构建我们共同的教育观。

着眼自我成长和未来发展,就能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着眼生命教育和儿童视角,从儿童的视角、尊重自然的立场出发设计课程,就能促进幼儿终生成长;着眼孩子的终身成长和全面发展,就能构建适宜课程和师幼互动策略。

共赏书籍。

读书是宅家最好的方式。

我们结合园内老师的关于园本课程和游戏指导策略两方面的困惑,倡导教师们开展每日读书分享活动。

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阅读,并在微信群进行分享,以养成阅读、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我们看到每一位老师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短板选择书籍,或根据自己成长目标选择阅读内容,保证了学习的层次性与针对性。

聚焦问题。

针对教师在线上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深度探讨,最终形成了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包含五大领域及具有我园“微笑”课程特色的主题活动框架图,解决了老师们不知如何选择适宜的防疫主题教育活动等问题。

2.调整策略,合理安排时间

在讨论解决疫情期间家园共育的困惑和指导策略时,老师们表示,家长们每天都能积极地回复健康信息,转发上级规定的信息,但是对于老师转发的学习视频,家长要么让孩子单独在一边自己看手机,要么就担心影响孩子的眼睛没有给孩子看,积极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的家长并能积极反馈的家长较少。

通过讨论,我们调整推送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六个改变:一是微信用于回复幼儿健康信息;二是QQ用于上传教学视频;三是对于参与积极的家长和孩子每周五发送电子奖状给予肯定和鼓励;四是班级分小组开展网上家访,搭建同伴间相互沟通的平台,倾听家长在家的育儿困惑;五是对外地返金幼儿进行一对一线上家访;六是对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给予更多的沟通和关爱。

防疫期间大家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但老师每天要统计孩子的健康状况、在网上与孩子们进行教学视频互动,所以我们安排的教研活动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调度。

这样不会给增加老师们太重的额外负担,同时又能让老师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安排,给老师们时间的尊重。

三、反思——研出未来

网络教研让我们宅在家能与同伴交流、向大师学习,让我们更加有条理的进行文字表达,更有效地记录下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内容,给我们的学习和研讨带来了便捷。

但是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受打字速度的影响,我们很难对某一发言人的问题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探讨;

在交流时,思维碰撞上没有现场交流那样容易引起共鸣和头脑风暴;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