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与司乘人员近距离接触,规范洗手消毒。
2.对进入服务区综合楼的司乘人员,要严格执行戴口罩、测温、亮码的防疫规定,宜为司乘人员提供备用口罩。
不得将“温州防疫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可采用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等替代措施,有条件的可设立“无温州防疫码通道”,现场安排人员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
3.通过情报版、LED大屏、广播、横幅、海报、宣传手册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
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管理制度3
(一)可疑情形处置
1.服务区设置留观区,发现重点可疑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司乘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引导至留观区隔离观察或就医。
同时,做好重点可疑人员或者发热、咳嗽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
2.当服务区出现人员呕吐时,应立即采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二)涉疫情形处置
1.发现新冠肺炎确诊人员应马上报告当地防疫部门和市公路管理中心。
如餐饮使用的进口冷链食品被检出阳性,应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对可能接触检测呈阳性物品的场所进行消杀、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严防进口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
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管理制度4
一、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一线收费员按照要求规范佩戴口罩、手套、防护面罩;严格落实“体温三测”,并做好记录;每日就餐采取分餐制,错峰就餐,减少餐间交流,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达到自我防护目的。
二、严格遵守防控制度
职工原则上保持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活动方式,非必要不离开居住地,确需离开的严格履行报备程序,坚决执行“四不上岗”要求;休班人员每天在微信工作群中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及行动轨迹;通勤人员按照属地要求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切实做好自身防控工作。
三、环境设备消杀到位
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对收费区、办公区、生活区、食堂等关键场所至少进行4次消杀,并做好记录,钱款设备随时消毒,公共洗手池配备足量的洗手液供职工使用,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通风换气,营造干净整洁的站区环境,保障人员、票款、设备、环境的安全。
四、防控物资储备充足
备足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服、洗手液、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除保障本站职工正常使用外,还为有需要的司乘人员免费提供使用。
五、应急保畅工作有序
加强文明服务,鼓励车辆使用ETC及电子扫码支付,减少车辆停靠时间,做到“快收快走”;严格执行“三不一优先”原则,确保疫情防控车辆优先、快速、安全经“疫情防控专用通道”通行收费站,切实做好保通保畅工作。
六、带班值班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带班值班人员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置,并认真填写带班值班记录;对外来访客严格落实“测、查、询”,进行实名登记,严禁不佩戴口罩和体温异常人员进入站区。
七、职工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部署要求,站内组织职工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切实做到“应接尽接”,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健康屏障。
八、做好宣传教育及归档上报
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工作、学习群等媒介常态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职工能够掌握防控知识,理性对待疫情;疫情防控的文字资料、照片、实物等汇总、整理、归档工作有专人负责,做到材料齐全、真实、准确,报送及时。
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管理制度5
一、总体防控要求
1.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指导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和服务区经营管理单位,科学精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分类分级制定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备足防疫物资,做好应急演练,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信息,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各个关口,扎实做好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疫情防控工作。
2.保障公路交通正常运行。
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不得擅自关停关闭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
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出现确诊或密接人员等情况确需关停的,应报经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后方可实施;收费站因出现确诊或密接人员等情况确需关闭的,应由县级以上联防联控机制报经上一级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后方可实施。
3.加强关停关闭服务区和收费站管理。
确需关停关闭服务区和收费站的,要提前向社会发布,并及时发布绕行路线等相关信息。
同时,关停的服务区要在省级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指导下,继续保留加油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