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如因线下集中教学安全条件不具备或线上实验教学资源匮乏,确需延迟实验课开课时,须在课表开课前至少1周提交延迟开课申请并报学院分管领导和本科生院批准。
4.课程设计教学
全体承担课程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须在正式开课后按照原定工作计划和进度,同步利用线下课堂和线上课程平台(或其它线上师生交流平台,如课程QQ/微信群)发布课程设计任务,同时对学生开展线下和线上定期指导和集中答疑,确保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5.毕业设计教学
在疫情防控期间,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须同步利用线下课堂和线上课程平台(或其它线上师生交流平台,如课程QQ/微信群)发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同时对学生开展线下和线上定期指导和集中答疑,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序进行。
原则上,每周提供给每位学生的线下或线上指导和答疑次数不少于1次。
在学生无法到校的情况下,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须合理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任务范围,建议以工程设计、模拟计算等内容为主,确保学生能居家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
如遇突发疫情导致线下集中教学安全条件不具备时,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环节宜采用线上方式进行。
6.讲座、研讨、培训及其它聚集性教学活动
严格遵守学校防疫工作有关规定,落实报批制度。
对于参加人员均为校内师生的200人以上的聚集性教学活动、有校外人员参加的50人以上的聚集性教学活动、在校外举办的50人以上的聚集性教学活动,须制定详细的教学活动方案(含防疫方案)并上报学校防控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其它聚集性教学活动需上报学院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教学组织
1.由应急教学工作指导小组牵头,教务办和学工组配合,负责协助课程组和任课教师完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组织工作
(1)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组织。
各系应急教学工作组成员动员和协助课程组及任课教师及时将教学资料(含电子教材、网上MOOC资源、自制教学视频等)上传教学平台或下达给学生,以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2)线上师生交流平台的构建和学生组织。
除学校课程平台(超星平台)外,由教务办牵头,学工组配合,协助课程组和任课教师建立微信/QQ课程群等线上师生交流平台。
2.教学过程基本要求
全体任课教师均应以积极心态参与教学工作,通过努力减少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冲击;同时,应努力转换教学理念,丰富线上资源,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学院开展师生思想交流与互动,协助学生增强学习和生活信心。
(1)教师备课环节
任课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充分利用现有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包括熟悉和掌握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条件和步骤,提前准备、上传和下发教学视频、PPT电子教案、教学辅导类电子材料等(如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课后阅读材料)给所有学生。
(2)学生课前自学环节。
为确保教学成效,任课教师可通过学校课程平台(超星平台)、课程微信/QQ群等提前引导所有学生均按照学习要求做好课前预习或通过教师推荐的在线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的提交和完成情况可作为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
教师应认真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过程设计,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教学的各自优势,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努力达成课程目标,不得随意减少教学内容或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和深度。
(4)辅导答疑、作业管理和批改
任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QQ群或微信群等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并设定专门的时间开展线上辅导答疑,完成作业收集、批改和反馈。
3.课程考试
课程考试包括学期初补考和各门课程的结课考试。
所有考试工作严格遵照学校本科生院考试中心的统一要求执行。
如学生无法按时返校,或线下集中课程考试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线上考试方式。
(四)教学质量保障
1.教学激励与学生引导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与创新,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活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强化在线学习过程和多元考核评价的质量要求。
2.教学方案设计与审核
根据“一课一方案”的原则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案设计、审核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