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黄码"人员。
1.门急诊和公共区域:
医院需告知“黄码”人员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备,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公共场所。
①对于无流行病学史和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之一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报告阴性者正常就医;
②对于有流行病学史和/或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之一的,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实行闭环管理;
③对于“黄码"急危重症患者,立即按照相关要求单间隔离予以紧急处置,同时开展核酸排查,不得因等待核酸结果而耽误患者救治。
核酸检测阳性的,按照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处置流程执行。
2.住院病区:
发现“黄码"患者,立即将“黄码"患者转运至缓冲病房,同时开展核酸排查,询问流行病学史和新冠肺炎十大症状。
患者3天2检阴性、健康码转“绿码”后,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妥善解决患者医疗需求。
其他“黄码”人员,按照门急诊及公共区域发现“黄码”人员处置流程执行。
核酸检测阳性的,按照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处置流程执行。
(二)发现“红码“人员。
发现“红码”人员,医院需及时向乡镇(街递)报告,并对相关区域进行临时管控,科学研判后处置,规范做好消毒。
①若“红码”人员为不需要医疗救治的人群,则立即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切实保障隔离期间就医需求;
②若“红码”人员为需要医疗救治的人群,医疗机构应当切实保障患者医疗需求,可选择院内相对独立的区域进行治疗,同时开展核酸排查,并做好合理管控;
③若“红码”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按照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处置流程执行。
(三)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医疗机构一旦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属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协调开展以下工作:
1.紧急实施区域临时封控。
立即对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所在科室或区域进行临时封控,除紧急诊断、治疗外,禁止封控区域内所有人员出入。
同时,立即通知医院其他科室及区域,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待具体封控范围划定以后,按指令恢复。
2.及时进行信息报告。
30分钟内将简要情况电话上报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2小时内书面报告。
同时按要求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3.隔离或转运阳性患者。
迅速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组织负压救护车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闭环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4.迅速全面摸排。
(1)摸排活动轨迹。
①配合属地疾控部门查看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记录掌握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
②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
③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2)摸排科室相关人员底数。
以科室/病区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经过可能敏感区域的人员名单(没有的要零报告),包括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工勤人员、实习生、规培生、进修生、第三方公司外派人员等。
(3)摸排住院患者情况。
摸排所有患者病情、病种,尤其是掌握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重点人群分布情况。
(4)摸排门诊出诊情况。
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核酸检测人员等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下一步处置。
(5)初步判定风险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