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14天。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二)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区别:根据国家防疫站专家的电视采访资料,目前二者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
医学鉴别需要咽拭子取个样,做病毒检测然后区分甲流、乙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临床表现包括: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传播途径:口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结膜传染以及空气传播。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
如果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记得戴口罩并尽量保持1米的距离。
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
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直径小于5um,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
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过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粘膜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带血的体液经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新冠的潜伏期:新冠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
各加油站(点)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并在2022年XX月XX日前以电子文档上报经济信息和商务合作局,上报邮箱: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