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集中隔离点管理工作方案精选8篇。
集中隔离点管理工作方案精选篇1
一、集中隔离场所设置
(一)规范选址。
集中隔离场所应选择下风向,相对偏远、交通便利区域;距人口密集区较远(原则上大于500米)、相对独立的场所,远离污染源,远离存在卫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
(二)科学分区。
集中隔离场所内部根据需要应分为生活区、医学观察区和物资保障供应区等,分区标识要明确。
要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提供独立房间和独立卫生间,确保通风条件好,能满足日常消毒措施的落实需要。
(三)物资保障。
集中隔离场所应做好消杀物资储备和宣传保障工作,根据自身条件,选购符合标准的消毒剂、防护用品等供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使用;场所内张贴引导标语,指引隔离人员科学、规范做好消杀工作。
二、集中隔离场所卫生管理
(一)公共场所消毒。
每天对公共区域、卫生间、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至少1次消毒,至少清理1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理。
隔离对象解除观察或转出后,及时对其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对临时设置的集中隔离场所,要进一步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
(二)自用物品消毒。
由集中隔离人员自行对房间内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
消毒时用75%酒精、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三)自用厕所消毒。
由隔离人员自行对房间内厕所每天消毒一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四)垃圾处理。
集中隔离场所有垃极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处理要求,每日定点定期集中回收处理。
集中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三、集中隔离场所隔离人员健康管理
(一)做好人员安置。
所有隔离人员应当单人单间居住。
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宜单独居住者,由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评估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确认后,根据隔离场所情况安排居住。
居住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近距离接触时需做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二)加强行动管控。
所有隔离人员在观察期间不允许与其他隔离人员接触。
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如确需前往集中隔离场所内公共区域活动的,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
四、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一)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特别是加强工作流程和个人防护的培训,使参与执勤、隔离、保洁等工作人员均能明确职责,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过程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消毒技术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消毒剂配制、手卫生,规范开展消毒操作。
(二)加强个人防护。
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