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创建无疫小区工作方案精选5篇
大小:32.38KB 7页 发布时间: 2022-11-29 16:31:49 6.69k 5.83k

1.全面动员。

小区组织根据自身防控任务实际,制定符合当前工作重点的“无疫小区”创建动员公告,并依托入户走访、微信QQ群、社区公众号、社区公开栏、楼栋宣传栏等方式,向小区员和群众“点对点”发出,做到动员全覆盖。

2.快速集结。

发挥近邻建工作优势,整合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网格员、楼栋长、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无疫小区”创建工作,建立学习交流、沟通协调、问题反馈等机制,形成建引领下的群众自发自治、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3.精准领命。

结合参与创建“无疫小区”人员的特长,根据小区防控实际需要,组建相应的“无疫小区”志愿服务队(见附件2),内容涵盖卡口管理、人员摸排等9类疫情防控措施,明确以支部委员、员骨干等作为志愿服务队长,牵头落实服务内容。

4.严格实施。

对照“六个好”创建要求,构建各小区志愿服务队长报告、小区支部汇总、社区(村)组织跟进、街道工委(镇委)督导的四级联动推进机制,确保“无疫小区”各项任务和服务落细落实。

5.定期公布。

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每个周期根据街(镇)初审上报情况,对“无疫小区”进行验收,通过各类媒体发布“无疫小区”名单,在小区醒目处悬挂“无疫小区”牌匾,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五、工作保障

1.强化领导。

各级组织要把“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作为检验自身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标准。

区级层面成立以住建、民政、卫健、城管、大数据、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创建专项行动议事协调机构,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好创建工作。

明确街道工委、镇委作为创建专项行动的第一责任单位,各小区所在的社区、村作为具体责任单位,牵头做好各小区、企业、园区创建专项行动的领导、组织、发动、实施、初审等工作。

区直单位要深化“双报到”工作,发动员干部下沉一线,积极融入创建专项行动,发挥自身能力、资源等优势,全面充实基层防控力量。

2.鼓浓氛围。

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各个主体的宣传作用,街道工委、镇委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新乡土化、民俗化的宣传载体,用简短、逗趣、诙谐的方式把创建专项行动意义解读好。

相关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以动漫、案例、微视频等方式推动“六个好”创建要求在小区落实好。

辖区(共建)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更多资源在小区集聚,为宣传工作奠定人员和物质基础。

各级组织要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大力宣传总结在创建专项行动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挖掘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推广和交流。

3.落实奖惩。

深化疫情防控一线考核工作,重点了解在“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中,属地组织领导组织情况、职能部门主动融入情况、辖区(共建)单位参与创建情况、员干部发挥作用情况,切实在急难险重中识别和考察干部。

强化创建专项行动成果运用,将开展成效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调配、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积极发现属地基层中表现优秀的一般干部,列入社区(村)“两委”后备队伍,优先其进入社区(村)“两委”班子。

坚决落实领干能上能下规定,对在创建专项行动中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问责。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用好费专项资金和行政经费,重点保障防疫物资采购、一线工作人员慰问等。

4.因地制宜。

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各单位要结合本实施方案精神,从社区、村、企业、单位、园区等实际出发,参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分类指导,保障创建专项行动全覆盖。

结合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无疫小区”创建专项行动与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本单位本部门当前防控重点工作与创建专项行动的结合点,杜绝形主和教条主义,做到统筹谋划、统筹实施、统筹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创建无疫小区工作方案精选篇2

为认真贯彻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筑牢城乡(村)、居民小区的第一防线。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在全镇开展“无疫小区(村、社区”建设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评对象

全镇所有行政村和社区。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提高全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健康生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营造“健康无疫小区(村、社区),健康家庭,健康生活,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全镇无“四类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发生。

力争全镇社区(村)全部建成无疫小区(村、社区),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期间的好做法好习惯坚持下去,形成更健康、更文明的新时代社区(村)生活新风尚。

三、创建标准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