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疑似阳性样本、可疑样本的运送
1、所用器材:带螺旋盖的塑料管、95千帕样品运输罐、A类标本运输箱(UN2814冷藏箱)、运送车辆。
2、风险点识别:若包装不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或运输工具无安全保障,则易造成污染扩散,甚至样本丢失。
3、风险控制措施:阳性、可疑样本运送应严格执行规范"UN2814 3层包装”(同样品采集),携带“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许可证”,并由专车运送,专业人员全程护送。
五、终末消毒
1、风险点识别:工作完毕后,若不及时对工作台面、生物安全柜、空气、环境等进行消毒,则有可能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或人员感染。
2、风险控制措施:
①工作完毕后,及时对检测所涉及的工作台面、地面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用2000mg/L有效氯清洁后要干燥30min以上。
生物安全柜用70%~75%的酒精进行擦
拭消毒。
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60min以上。
待实验和消毒完毕,按三级防护穿脱程序脱去防护用品,在沐浴间用碘伏消毒外耳道、口鼻,沐浴更衣,方可离开实验室。
②发现疑似阳性样本、可疑样本实验完成加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用过氧化氢空间消毒器对环境熏蒸消毒。
使用方法对照SOP18-25《Cleancube Mini过氧化氢空间消毒器使用、维护与校准操作程序》
六、废弃物处置
1、所用器材:医疗废弃物专用袋、硬质耐高压且防渗漏的垃圾桶、高压灭菌器,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规程;两层包装,垃圾不过夜;利器单独处理;外表面消毒;高压灭菌;移交登记。
2、风险点识别:阳性、可疑样本采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是很大的污染源,若处理不当,则易产生人员感染风险。
3、风险控制措施: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本及其他物品,均视为感染性废弃物,需置于装有医疗废弃物专用袋的硬质耐高压且防渗漏的垃圾桶中,于121℃高压灭菌30min后再运出实验室。
针头、破碎玻璃等损伤性废弃物必须放入利器盒,利器盒严禁再次打开,装满针头等利器的一次性利器盒严禁再次打开,须密封好后,同上述垃圾一起处理.所有处理完毕的废弃物集中存放,由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单位上门收集、集中处置。
同时,做好交接记录,所有相关记录定期整理归档。
七、参与疑似阳性样本、可疑样本工作的相关人员与相关接触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1、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实行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包括社区工作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民警。
各社区工作站负责统筹、组织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并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包括医学观察工作保障和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保障等。
居家隔离人员要配合相关部门人员做好工作。
2、居家隔离人员原则上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
原则上不得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如有此要求),并要佩戴一次性外
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配合属地公安社区民警做好出行管控工作。
3、每天上午9时、下午17时各测量一次体温,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重点检查有无发烧、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单位健康管理员。
十混一阳性应急处置预案精选3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在县内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新冠病毒咽拭子标本采集、运送、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日检万人目标,特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目的
指导针对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疫情时合理安排和调度医疗资源,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地完成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达到全员检测核酸要求;努力提高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制定依据
本预案依据《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277号)、《关于紧抓近期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298号)、《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xx]352号)等制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发生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及核酸检测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