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居家隔离区域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记录。
4、居家隔离区,那要对地面桌椅,文件柜等物品进行消毒,注意保持日常清洁。
每周消毒一次(25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建立学生患病学生登记表。
6、隔离室负责人进入居家隔离室观察区域时要穿隔离服,佩戴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出事时脱下挂在规定出,并做好手部的消毒。
7、临时观察配备免洗手洗手液或者流动水洗手液,拖布,一次性呕吐包等物品,可以及时清理学生的分泌物,呕吐物和等突发情况。
隔离室内放置专用垃圾桶,口罩等污染物丢置垃圾桶内(所有污染物统一消毒后丢弃)。
8、发热或疑似人员进入隔离室后,学校要及时疏散急救通道,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9、隔离室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二、居家隔离观察区域内有患病学生时的要求
患病学生进入居家隔离区域,先用体温进行排查,询问了解学生发病有关情况,如发病时间、密切注意学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供疾控机构调查时参考。
1、居家隔离观察室内的用品,用后彻底消毒。
2、学生患病应立即隔离,并做好患病学生登记,隔离期间不得。
隔离期间不得开窗通风。
隔离室负责人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患病学生及时就医,并将就医诊断情况上报学校,校医做好记录。
三、患病学生离开居家隔离观察区域的要求
1、开窗通风却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空气的新鲜。
2、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擦拭患病患病学生接触的物品以及地面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如出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须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居家隔离观察室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的个人物品按新冠肺炎预防方案进行终末消毒,患者的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
疫情防控居家隔离管理制度4
1.隔离室位置应相对远离健康班级,通风、采光、保暖设施齐全。
2.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3.对隔离室的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实施常规的消灭菌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
4.建立《隔离师生登记册》并做好记录。
5.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两个以上病种的患病或疑似人员。
6.隔高室物品专用,校医负责对隔离室进行消毒、保洁,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7.隔离室消毒药物由校医负责管理。
8.校医或防控应急隔离小组成员进入隔离室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不能穿便服进入隔离室,离开时脱下防护衣物,在隔离室门口封存,并做好衣物和手部的消毒。
9.用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消毒地面和墙壁,擦拭床、桌椅和患病学生接触密切的物件。
10.居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治愈后,须有医院证明,经校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疫情防控居家隔离管理制度5
1、按照北京市朝阳区建委及相关政府单位的相关要求,项目设置封闭式隔离区,隔离区内布置两间隔离房间,房间外张贴“人员入住信息表”、“消毒、通风记录表”,并按照要求配置厕所、盥洗池等设备。
2、专职卫生员一旦发现现场人员出现发热(间隔两次测温温度均≧37.3℃)、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安排于场内隔离室进行隔离,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3、隔离区由项目专职卫生员进行观察区内人员测温、室内、公共区域消毒、通风及送饭相关事宜,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4、专职卫生员进入隔离区前由隔离区责任人对其防护服、护目镜及一次性手套穿戴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隔离区,专职卫生员进入隔离区前后必须进行全身消毒。
5、专职卫生员每天对公共区域、隔离房间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早8:00,晚17:00各1次(其中公共区域,每2小时消毒一次);每天对房间内进行通风,1天两次,每次不小于30分钟,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6、专职卫生员每天将隔离区内消毒、通风、人员测温等相关记录表于每天下午17:00前以微信形式上报项目卫生管理员。
7、专职卫生员负责对隔离区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和心理疏导,及时解释政策和辟谣,保证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
8、隔离期间人员出现明显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项目负责人立即安排将疑似人员送往发热门诊,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封闭。
疫情防控居家隔离管理制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