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卫生间台面和厕所使用不同的擦布及消毒桶。
·禁止对地毯进行吸尘清洁。
地毯未受到明显污染时,无需特别处理;受到污染时,先用纸巾去除污染,再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喷洒消毒。
·非地毯地面可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每日拖拭消毒一次。
每三个房间应更换消毒药液一次
(6)排泄物、分泌物消毒:·教育培训隔离观察人员在每次大便前在马桶内投入适当的消毒剂溶解或便后均匀撒上消毒粉剂(消毒剂的量根据抽水马桶储水量的大小和排泄物的多少决定,最终浓度达到10000mg/L),如厕后使排泄物和消毒液充分接触至规定的时间后冲掉。
·化粪池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剂,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10mg/L。
·无化粪池的,按照《关于加强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沪卫监督〔2020〕2号)要求,可在排水井内因地制宜开展临时性污水消毒处理。
(7)污水:·隔离观察期间产生的污水,如不能进入市政污水排放系统,对收集池内的污水每10L加入10000mg/L有效氯(溴)含氯(溴)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g。
混匀后作用1。
5h-2h,余氯(溴)为4mg/L-6mg/L时即可。
(8)垃圾等废弃物:·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日定期集中回收处理。
·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废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9)厕所·单人隔离使用的厕所每天消毒一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10)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出现症状人员转运后的消毒
·当隔离观察人员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转运区级定点医院后,应立即对该人员房间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消毒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厕所、空调等。
·对隔离观察人员运送的通道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场消毒技术指南(第五版)》规定执行。
隔离观察结束后的终末消毒
·所有的隔离观察人员解除隔离观察后,应对隔离观察点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可采用喷雾或擦拭消毒。
·具体操作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
1、观察人员时,常规正确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
每班更换,污染、破损时随时更换。
2、情况下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密封好带回单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地板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及进行湿式拖地。
3、卫生间: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医学观察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一次;
·若居家医学观察者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一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4、排泄物、分泌物或呕吐物: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