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棋牌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4篇
大小:19.81KB 4页 发布时间: 2022-12-03 11:13:44 8.29k 7.06k

实行场所码、随申码、行程卡、核酸检测信息(“四码”)必检管理。

对进入场所的消费者进行实名登记(如扫描“场所码”或通过“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读取身份证等方式),消费者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以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入场,不得以现场抗原检测代替有效核酸阴性证明。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接待量不超过日常可承载人数的50%。

对消费者进行体温检测,正常者方可进入。

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2.合理规划入场退场线路,避免人群拥挤和聚集;

完成本场所“场所码”的申领下载打印,并在入口通道的显著位置张贴,消费者和工作人员进入场所时,应当扫描“场所码”或通过“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读取身份证进行登记核验,确保人员可查询、可追溯;

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安全距离标识,提醒消费者保持安全距离;

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

3.加强场所巡查,主动提醒消费者正确佩戴口罩。

除用餐、喝水等情形外,其余时间消费者在场所内应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

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

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三)员工防护

1.实现员工防疫管理全覆盖,要将后勤服务人员(保安、保洁等)、外单位派驻人员(工程技术、维修保养等)、第三方服务人员等统一纳入管理,实施无差异化疫情防控管理措施。

完善场所区域划分和岗位设置,固定岗位、固定区域、固定人员,避免不同区域之间人员的直接接触。

2.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场所工作人员应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完成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对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应完成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未接种加强针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应安排非一线岗位工作。

教育引导工作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根据与外部环境接触程度,对不同工作区域实施不同的防护标准。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外单位派驻人员、第三方服务人员、兼职人员等)做好实名登记,每日上岗前测量体温和核验随申码,下岗时再次测量体温,每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

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3.一线工作人员必须全程戴好手套,规范佩戴口罩,高风险岗位可额外采取佩戴KN95/N95口罩、佩戴护目镜/面屏、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弄湿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

三、保障措施

1.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总体要求,做好本场所开放运营的安全生产工作。

应针对本场所实际,制订安全生产方案并进行安全交底,组织开展全员(特别是新员工)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要对设施设备、区域,落实安全条件确认;

对场所内的违法搭建、地面沉降倾斜、梁柱开裂变形、屋面局部坍塌等问题,加强排查整改;

加强建筑外立面(含店招、空调外机等)安全管理;

对消防设施设备,开展自检保养和常态化消防安全巡查。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到位到岗,要严格排查企业安全风险隐患,隐患不整改到位不得恢复经营。

2.场所内发现疑似病例的,安排至临时隔离观察区,最大限度控制扩散和外溢,采取临时关停、人员暂停流动、异常人员和密接人员隔离等措施,开展初步流调,做好物资保障,并立即向属地疾控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

参与应急处置人员要做好二级防护,即穿戴一次性帽子、KN95/N95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服、鞋套和手套。

3.本防控工作指南将根据国家及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棋牌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1、做好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消毒纸巾、测温仪和应急药品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经营者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

2、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