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监督所负责区域的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每天上午、下午对负责区域进行相关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查表,检查表每天营业结束前交到行政办公室。
如发现问题及时监督解决,无法及时解决的,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
(二)工作人员
1.对进入本场所的消费人员要严格按照所在地防指关于佩戴口罩、防控检测等要求,做好人员入场管理。
场所入口处须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对所有进入场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检测异常者不得进入场所,并迅速引导至临时隔离点,报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妥善处置;
2.根据包(房)间情况科学安排消费者人数,应实行隔位就坐,包间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在二级响应解除以前,各场所接待人数不超过总接待量的60%。
可采取预约、网上预订、错峰消费等形式,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人员接触。
(三)消毒及清洁人员
1.消毒作业前应佩戴好个人防护,防护眼镜、防护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
2.接触类设备如电脑键盘鼠标、手持话筒等设备做到一客一消毒,话筒建议采用一次性防护罩,一客一换;
3.场所须按要求保持通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空调系统按防指要求规范使用;
4.办公室公共区域(楼梯、楼道、电梯)每天下班后进行喷雾消毒,各办公室下班后自行使用喷壶进行喷雾消毒;
5.清洁人员应及时对废弃口罩、餐余垃圾进行处理,处理时应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橡胶手套;
棋牌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当前正值春节放假期间,人流量大、聚集性活动多,特别是棋牌室(含麻将馆)等室内密闭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稍有松懈,极易引起输入性疫情传播。
为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棋牌室(含棋牌室)等室内密闭场所疫情防控工作,防范人员聚集造成的疫情传播风险,现将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落实主体防控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棋牌室(含棋牌室)等室内密闭场所经营者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要设立卫生防疫监督员和消毒专员,落实本场所疫情防控、个人防护、规范消毒等工作。
二、加强对出入口管理,做好常态防控措施。
对进入棋牌室(棋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登记、开展体温检测,核验顾客的健康码、行程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1周内核酸检测报告。
体温<37.3℃、健康码和行程卡无异常、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满14天以上、1周内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进入,进入者需规范佩戴口罩。
对进入棋牌室(棋牌室)的所有人员在入口处均要进行手消毒。
三、加强员工健康监测,配合做好疫情处置。
本场所内卫生防疫监督员负责承担健康监测工作,每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对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询问是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等症状并记录,如果发现体温异常或出现症状的,应立即开展健康观察并及时送医排查。
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当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四、加强场所通风消毒,储备足量防疫物资。
棋牌室(棋牌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加强对场所内公共区域、电梯、服务台等区域的消毒,对麻将等公共用品要在下一批顾客使用前做好消毒。
场所内要储备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消毒纸巾、测温仪和呕吐包等防疫物资。
五、控制进入人员密度,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降低棋牌室(棋牌室)的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拒绝围观,确保桌与桌人员落座后的间隔距离1米以上。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手套;
顾客在店消费期间,也应全程佩戴口罩。
经营者或卫生防疫监督员对工作人员和顾客佩戴口罩情况加强巡查,及时提醒并要求规范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