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等不同形式及时回复,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语言艺术,注重讲事实、摆道理,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依托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云空间等平台,积极进行正面宣传,在论坛和微信公众号上主动发布工作动态、工作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信息,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工作。
积极拓宽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加强与有关网站、论坛的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加强培训,提高处置能力。
邀请网络舆情处理专家等有关方面,就《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对网络舆情现状、微博微信特点、经验与教训以及如何发现、研判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工作的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波及面广,影响力大,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了解、分析汇总、回复反馈,有助于及时了解舆情动态,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我局稳定发展,维护良好形象。
(二)迅速反应。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要着眼于“快”字,既要及早发现苗头问题,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迅速制定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规范程序。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由领导小组统筹,观察员队伍负责具体工作。
重大舆情或新闻发布经领导小组研究或科室联席会商后统一对外发布,局领导干部职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有关信息。
(四)及时总结。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小结会议,总结工作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
四、工作机构和组织保障
1、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做好重大舆情的跟踪、督查和协调,研究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舆情引导的预见性、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2、组建网络舆情监测观察员队伍
主要职责:负责对百度、360搜、搜狐、微博(网易、新浪、搜狐)等国内主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平台等网络媒体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可能引起不实舆论报道和评论,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及时开展跟帖回复,确保重大舆情和不实信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主要职责:负责接待来我局进行采访的新闻媒体;对一些重要及敏感性较强的舆情经由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后,对外“一个口径”、“一个声音”回复。
4、建立合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舆情处置的合作与会商,积极与区舆情处置办等部门进行沟通,做到信息互通和处置联动。
五、主要职责:
负责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我局自身无法单独处理的重大舆情,运用相关部门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手段,听取其指导意见,进行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拿出统一意见,确定最终的处置办法。
遇到重大舆情,及时向区级领导报告。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精选篇3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
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
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