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员工一律提前14天到学校驻地隔离,隔离期满凭隔离居住地居委会证明和山东健康通行码返岗,否则不允许上岗。
(二)返校管理
接到开学通知后,要求员工提前三天到岗,到校后食堂要对员工进行逐个检查,保证没有咳嗽、发烧等症状,保证到岗员工持有山东健康通行码,确保不把疫情带到学校。
(三)全面清洁消毒
员工提前到岗,对食堂、后厨、员工宿舍全面彻底清洁消毒,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做好各项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前准备各项防疫物资,做好开学前疫情防范工作。
(四)全员培训
加强员工疫情知识与防控技能培训,让员工掌握疫情防控常识,利用微信方式从病毒简介、防控范围、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培训,使每个员工及时了解新冠肺炎的防范措施,合理正确防护,保证自身安全。
培训各岗位员工,能熟练掌握食堂整体防疫形势,对疫情下的供餐模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环境消毒、餐具消毒等找对点、做到位,规范流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食堂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五)原料采购
提前联系供货商,做好供货商健康监督工作,专人专车,无山东省健康通行码的一律不准送货,保证货源安全供给。
四、开学后管理工作
(一)工作人员管理
⒈在食堂南门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食堂管理员每天分两次对所有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对所有员工进行复检。
发现员工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立即终止其工作,并联系医院采取必要措施。
⒉在食堂出口处,设置废弃口罩回收处。
⒊在食堂设置隔离室,对有突发病情的师生员工进行临时隔离,及时联系医院进行处理。
⒋员工上岗前洗手消毒、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方可进入操作区,同事之间避免近距离交谈。
⒌上班期间禁止员工随便出入食堂,员工餐采用分餐进食,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面对面密集用餐。
下班后,在学校住宿员工禁止出入校门,禁止在校园内逗留,禁止聚集性活动;回家员工做好个人防护,不到人员密集场所。
(二)学生就餐管理
实行错时就餐、分区就餐、单向隔座、统一盒餐。
学生进入食堂前必须测温合格、佩戴口罩,洗手消毒后,自觉排队取餐,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只在就餐时摘下口罩。
按标签就坐,单向隔座,快食不语,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配餐窗口公共餐具及饭菜由工作人员统一分发,禁止自行取用。
学生在进入食堂前或就餐中发生发热等症状,立即由值班教师送到隔离室,及时联系校医、班主任或家长,采取相应措施。
(三)原材料和设施管理
严把材料采购关,送货人员一律备案、固定,卸货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等卫生用品,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避免原料供货过程二次污染。
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野生动物、活体动物和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做好原材料索证索票工作。
各仓库符合储藏要求,各设施、器具正常使用,做好蚊蝇鼠防护工作。
(四)操作管理
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头套、口罩、手套、脚套。
加工制作方面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做到生熟分开,食物烧熟煮透,食品中心温度不低于70度,加工成成品到食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
(五)B4㈤留样管理
严格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和留样记录。
留全样,每个品种不低于125克,留样时间48小时,精确到分钟。
(六)消毒管理
做好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
筷子、勺子使用蒸汽消毒100℃15分钟以上。
餐盘、碗用洗碗机消毒热水冲洗后,120℃热风烘干40秒以上。
餐盒、留样盒、厨具、保洁箱等容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