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十混一异常处理流程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十混一异常处理流程1
十合一混采检测技术就是将采集自10个人的10支拭子样本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混检筛查中一旦发现阳性,将会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对该混采管的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再确定这十个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阳性。
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是符合规定的,结果也是准确的。
核酸检测十合一混采流程
1、收集地点要求
选择开放、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筛选集中收集场所。
根据原场地条件,分为等候区、收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
应设置急救设备。
2、采集过程
(1)标识和信息登记
收集前收集并登记受试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收集地点、收集日期和时间),并根据组进行收集管号码。
下一组等待人员可以用2米线严格分离,下一组人员可以有序进入采样区。
(2)采集方法
头微微抬起,嘴张开,发出啊的声音,露出两侧吞咽的扁桃体。
将拭子穿过收藏家的舌根,在两侧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吞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操作完成后,将拭子头放入管内,将拭子折断点放入管口,稍微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收集管液体,放弃折断后的拭子杆,拧紧管盖,将收集管放在稳定的架子上。
每次收集后,收集人员应手动消毒。
(3)混合拭子
按照上述采集方法依次采集其余19个拭子,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中,动作温和,避免产生气溶胶。
拧紧管盖,防止溢出。
注意将咽拭子浸泡在储存液中。
如果收集管中的拭子不到20个,应做好特殊标记和记录。
3、标本送检
4、实验室接收
5、标本检测和质量控制
6、检验结果处理
7、检测后样本处理
十混一异常处理流程2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10-in-1test)技术是指采集自10人的1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样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
一.样本采集耗材规格
(一)病毒采集管
管帽和管体应当为聚丙烯材质,螺旋口可密封,松紧适度,管体透明,可视度好。
试管外径(14.8±0.2)mm*(100.5±0.4)mm,管帽外径(15.8±0.15)mm,高度(12.5±0.5)mm。
容量企业定标10ml,内含6ml胍盐或其他有效病毒灭活剂的保存液。
保存液应当带有易于观察、辨识的颜色(如粉红色),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方便取样。
(二)采样拭子
宜选用聚酯、尼龙等非棉质、非藻酸钙材质的拭子,且柄部为非木质材料。
折断点位于距拭子头顶端3cm左右,易于折断。
二、采样地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