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党群部等负责人做好公司公章、工团印章、财务章、合同章、营业执照、各类银行预留印鉴签名章、支票、电汇单、U盾等重要物品管理。
4.综合管理部做好信息网络设备保障,确保机房不断电、不断网,并做好员工居家办公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做好线上办公期间远程会议系统、内网及邮件系统的维护。
加强此期间的网络安全维护,强化网络安全宣传,避免因使用个人电脑外网办公操作不当引发泄密风险。
在以上响应动作中,舆情监控小组(党群工作部)应随机应变,警惕不利舆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主动向领导小组、上级单位及属地政府报告相关情况;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后的相关舆情,有效应对、及时处理;要求员工针对疫情相关事宜不传播、不评论,更不可代表公司对媒体做回应;提前撰写各类宣传通稿,便于在获得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后第一时间发布,避免竞企或部分媒体先入为主,恶意夸大事实,对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门诊新冠应急预案及流程演练6
一、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压实责任、联防联控、突出重点、精准预防,做到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
四、应急措施
如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含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一)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干咳、气促等症状的疑似病例时,立即引导病例到隔离室进行留观,同时上报体卫艺站和区疾控中心。
如果疑似病例是学生,马上通知家长来校跟进处置,及时安排就诊。
(二)配合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居家)医学观察工作。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配合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一次性医用手套。
(三)各应急小组各司其职,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启动半封闭式校园管理,中午学生不得离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区疾控中心和体卫艺站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1、疫情防控领导组:
(总负责)及时跟体卫艺站、区疾控中心联系,根据区疾控中心指示做好防控工作;快速协调各组成员、物资等。
启动涉疫区域封锁措施,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资供应下,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督导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2、信息联络组:
(总负责)掌握病例的活动史、人员接触史,掌握重点人群名单、医学观察人员每日健康情况等信息。
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等工作,确保信息上报渠道畅通。
负责实时记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3、安全后勤保障组:
(总负责)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负责保障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
在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启动半封闭式校园管理。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做好在校师生生活保障。
根据区疾控中心建议,在校内设置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
4、医疗保障组:
(总负责)组织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协助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工作。
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勤原因;配合卫健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