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王玉xx)紧急协调做好定点医院及集中隔离点(请示县指挥部)准备、转运车辆调配等相关工作。
6.信息发布组及时通报:在医院就诊入口发布公告,安排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发放外科口罩并充分告知和疏导分流。
暂停医院门急诊服务,暂停人员流动及物资流通。
7.第一时间进行在院人员分科分类统计摸排完毕,报领导小组(2小时内)。
(1)人力资源部(xx)提供
按科室统计和提供在院职工名单(包括外包人员:保洁、保安、食堂、超市)。
按科室统计和提供院外职工名单(包括外包人员),上报社区-居家隔离。
按病区统计住院患者及陪人名单,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在院患者医疗救治。
(2)门诊部(xx9)提供
统计滞留门诊患者及陪人名单,门诊患者在院安排;
(3)血液净化中心(xx)提供
统计在院外的透析病人名单,医务科安排协调兄弟医院给予透析治疗;
8.流调组细致流调:多部门协助。
(1)保卫科(xx)协助追综感染者活动轨迹。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掌握感染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对就诊人群密度、风险作出提示,将敏感时段、敏感区域监控影像复制备查。
(2)信息科(xx)收集敏感时段住院/出入院/就诊人员相关信息。
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统计敏感时段内就诊患者人数、工作人员人数;调取预检分诊处通过闸机及人工登记人员信息,初步了解敏感时间段出入医院人数;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3)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以科室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到过医院可能污染区域的人员名单(没有的要零报告),以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调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修、实习人员。
行政、后勤科室的工作人员(包括保洁、担架、电梯等工作人员)以及参观、交流、外聘、劳务派遣人员。
9.快速全院核酸检测
核酸采样组(以科室或病区为单位)分点采样,避免聚集:快速精准完成所有在院人员的核酸检测(重点区域单管采集,非重点区域1:10混采),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就地打条码录入个人信息。
间隔24小时两轮核酸检测。
具体分组:
(1)门诊综合楼各楼层(4-9层,9楼行政人员由疼痛康复科负责)xx)负责采集,专人(二级防护)送至检验科(xx);
(2)外科楼各科室负责采集本科室标本;老行政楼、影像科所在1-2层、外科楼自来水办公室、水电暖值班室由消毒供应室(xx0)负责采集标本;派专人送至外科楼1楼大厅,由妇产科(xx)安排专人(二级防护)送至检验科(xx)。
(3)门诊综合楼(10楼)行政人员由宋xx(xx)(二级防护)负责采集后专人送检验科(王xx)。
(4)食堂所在楼宇人员、超市、外围保安保洁等由应检尽检处采集(xxxx),由应检尽检处专人送至检验科(王xx)。
(5)门诊综合楼1-3层,由急诊科(xx9xx)负责采集,专人送至检验科(王xx)。
10.医院环境消杀
进行重点区域环境核酸检测:停止使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院感办(xx)组织人员立即做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要以患者停留时间长、带口罩不规范、人员密集、风险度高的场所为重点,做好多点采样,送检。
采样完成后,院感办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
全院病房、门诊等各封闭区域,各科室工作人员做好二级防护立即开展区域内终末消毒,至少每天2次。
公共区域环境消杀:后勤+护理+医疗+医技等人员组成的消杀团队(人员名单见附件)(负责人xx),消杀人员经过院感办培训上岗(负责人xx),熟练掌握消毒液配置及浓度、消毒频次、消毒地点等。
每天消毒至少2次,包括各楼宇前后、门诊及住院大厅、主要路径通道。
消杀完成后,再次采样、检测,确保消杀后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11.后勤保障组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