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掌握签约服务并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抗原检测情况,及时发现风险进行有效处置。
确诊阳性后的流程方案5
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发布后,我们及时印发了有关通知,指导各地相应调整和优化就医流程,尽最大努力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建议大家按照分级诊疗流程就诊。
现在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这些发热的病人,如果家里有常用备药,就尽可能在家用药治疗。
如果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也尽量选择到基层社区中心,能够解决开药问题,也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到医院就诊,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优化流程方面,我们要求,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对普通门诊的病人要进行预检分诊,主要目的是把核酸阳性和核酸阴性的患者区分开。
要求预约诊疗或者在预检分诊时,门诊患者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普通的门诊不是急诊,如果大家不是因为急诊去就诊的话,建议在就诊前先进行核酸检测,在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情况下,通过预约诊疗进行提交。
如果核酸阳性,我们也要求医院不能拒诊,医院普通门诊诊疗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的诊疗区和核酸阴性的诊疗区。
出示核酸检测结果以后,根据结果分别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接受医疗服务。
对于急诊,我们一直强调,不能以核酸检测的结果来作为是否接诊的先决条件。
如果有核酸阴性的证明,那么直接进入急诊接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如果没有核酸阴性证明,急诊要求进入到缓冲区,不影响、不延误医疗急救服务。
在提供急救服务的同时,要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
对于发热门诊,我们要求凡是发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因其绝大多数都已经出现症状,这时对抗原检测是很敏感的。
对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我们要求尽快用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后,根据疾病情况,绝大多数开具相应的处方,患者拿药后,建议尽快回家,进行居家治疗。
对于住院流程,所有入院患者在入院前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入院后根据情况来调整检测的频次,并且交叉选用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
无论是住院区域还是门诊区域,包括急诊区域,都要设置核酸阳性区和核酸阴性区,包括在住院的病房。
根据医院的条件,如果有独立的楼栋,可以以独立的楼栋作为收治核酸阳性患者的住院区。
如果没有独立的楼栋,我们也要求在每一层楼或者是每一个病房也都要留出相应的房间,作为收治核酸阳性患者的病房。
我们要求医院要特别关注65岁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特别是没有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人群,作为住院关注的高风险人群,加强监测。
一旦发现核酸阳性,要注意加大病情观察的频次,并转入独立的隔离病房,加强医疗救治方面的服务。
通过这些流程的优化和调整,以往大家觉得核酸阳性的都是到定点医院就诊,接下来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
大家不用再担心自己是核酸阳性所以医院不接诊,这个是不允许的。
我们要求从现在开始,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做好这方面准备。
所有医疗机构根据病情、根据患者的主诉来收治,患者也根据病情的需要来选择就诊医疗机构。
所有医疗机构不得以核酸阴性、阳性来区分来接诊,完全出于医疗的需要进行接诊。
一是做好中医医疗资源储备。
我们指导中医医疗机构加强急诊科、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等的建设,扩充区域,增加诊间、充实力量。
发热门诊要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重症医学科要提高床位数,配强医务人员。
同时注重充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中医力量,发挥传统中药饮片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为民众在家门口提供规范的中医药服务。
二是指导中医医疗机构优化门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就医流程。
根据新的防控要求,加快设置隔离病区,安排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到隔离病区,同时配备急救设备,满足对患者的救治需求。
三是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
根据目前新冠肺炎感染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为主的特点,鼓励各省(区、市)总结当地的疫情防治经验,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中药供应的可及性等因素,修订当地的中医诊疗方案,用于指导防治工作。
国家中医药局也正在制定“居家中医药的防疫干预指引”,对大家服用药物作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