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会议管理。
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缩短会议时间。
提倡采用视频、电话等线上会议。
必须集中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17.就餐管理。
员工食堂应当设置洗手设施和配备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员洗手消毒。
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取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用餐时避免面对面就坐,不与他人交谈。
18.宿舍管理。
员工宿舍应当严控入住人数,设置可开启窗户,定时通风,对通风不畅的宿舍应当安装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
盥洗室配设洗手池和消毒用品,定时清洁。
19.清洁消毒。
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生活设施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和相关物品定时消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当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20.做好医务服务。
设立医务室的企业要调配必要的药物和防护物资,配合疾控部门规范开展隔离观察和追踪管理。
未设立医务室的企业要与就近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员工及时得到救治或医疗服务。
关心关爱员工心理健康,及时疏解员工心理压力。
21.垃圾收集处理。
在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五、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22.强化宣传教育。
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教育,让员工掌握正确佩戴口罩、清洁消毒等防护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在厂区和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生防疫宣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
23.加强个人防护。
员工在进入厂区或施工现场后应当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
接触粉尘的工作场所应当优先选用KN95/N95及以上可更换滤棉式半面罩、全面罩,定期消毒,更换滤芯,使用过程中应当有效防止因喷雾、水幕、湿式作业淋湿滤芯而降低防护性能。
接触化学毒物的劳动者,除配备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防毒面具(含滤毒盒)外,还应当根据工作场所人员情况,选配具有防颗粒功能的滤棉。
在宿舍、食堂、澡堂、地面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等区域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2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手部卫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面具、更换滤棉后,应当及时洗手。
现场没有洗手设施时,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进行消毒。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手绢、衣袖等遮挡,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25.加强班后活动管理。
休息期间,员工要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不得聚集聊天、打牌等,降低聚集感染风险。
六、做好异常情况处置与报告
26.设立隔离观察区域。
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当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时安排员工就近就医。
27.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
发现可疑症状员工后,立即隔离其工作岗位和宿舍,并根据医学观察情况进一步封闭其所在工作场所以及员工宿舍等生活场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活动场所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
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密切接触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