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确认为感染者后,按照感染者管理。
2.家庭通风可降低传染风险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3.家庭清洁消毒很有必要
第一,家具等一般物体表面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第二,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清洗后,煮沸或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消毒柜等消毒方式,也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第三,洗手池、马桶等洁具,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500mg/L二氧化氯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
第四,毛巾、衣物等纺织品可用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方案2
一、阳性居家隔离人员指征
经检测机构或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的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判为的无症状或轻症阳性人员;或因健康原因不能前往医学观察方舱隔离观察的,经过医生研判,宜在家自我隔离观察的阳性人员。
二、阳性居家隔离防控指南
1. 足不出户。
居家治疗人员及同住人均要严格遵守居家管理的各项措施,除接受上门服 务和核酸检测外,严禁开门,严禁外出,严禁一切探访。
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管理人员批准,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2. 阳性人员尽量单独居住。
如果家中有同住人,需要为阳性人员安排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每天尽量定时开窗通风。
在房间门口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3. 需要陪护的,尽可能确定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陪护家属进行照顾,首选身体健康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剂的人员。
陪护家属在接触阳性人员时要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并做好手部消毒。
其他成员避免和阳性者正面接触。
如居家隔 离的阳性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自愿继续母乳喂养。
4. 阳性人员宜使用单独卫生间,使用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马桶盖常关闭,冲水前要先盖上马桶盖,避免气溶胶污染。
不可使用排风扇,避免通过排风管道污染其他住户。
如厕后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的,家庭成员和阳性人员上卫生间要佩戴好口罩,同样如厕后要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家庭成员要进行消毒坐便器后再如厕,并且如厕后进行手消和流动水充分洗手。
5. 卫生间、厨房的干湿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时注水(可使用矿泉水瓶(500mL),每天注1瓶),注水后盖上盖子,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压住,防范气溶胶通过上下水道传播病毒。
不使用抽油烟机,使用胶带、塑料膜等封闭抽油烟机和烟道,适当调整烹饪方式,减少容易产生油烟的煎炒油炸等食品的制作,必要时采用开场通风的排风模式,多用蒸煮的烹饪方式,避免通过油烟通道传播风险。
6.采样、取餐、投放垃圾等需要开门前,务必先关闭窗户,观察对门是否开门(避免对面房间同时开门),开门时务必戴好N95口罩,开门环节应轻拉慢推,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
7. 每天消毒,定时开窗通风。
每天用消毒湿纸巾频繁清洁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
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两次。
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
单独使用餐具。
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 通风, 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阳性人员生活垃圾作为医疗废弃物处 理。
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向垃圾喷洒75%的酒精后扎好袋口,再向垃圾袋喷洒酒精、静置,等社区服务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时再开门交给服务人员。
8. 阳性者及陪护人员按照社区建议进行中药辅助用药,每日早晚使用淡盐水冲洗口鼻,居家阳性人员注意休息,多饮水,对发热阳性人员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退热治疗。